体育产业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催化剂

2012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开赛 约三万名选手参加

11月25日,来自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长跑爱好者在迷你马拉松比赛中。当日,2012北京国际马拉松赛鸣枪开赛,比赛设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项目,约三万名选手参加。

新华社记者公磊摄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北京市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和布局逐步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体育产业正成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这样一个良好发展势头下,以健身休闲体育服务业、竞赛表演体育服务业、体育中介服务业、体育培训服务业等为主的体育服务业已经成为北京体育产业的支柱。以人均创造增加值和实现经营收入指标衡量的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与此同时,作为体育产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发展较快,赛事品牌影响力逐渐增强,赛事运营能力明显提高,并有效带动了奥运场馆的开发利用。 

目前,体育旅游和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正成为北京体育产业的重要增长点。申奥成功为北京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奥运会后,奥运场馆把比赛功能与健身休闲、旅游紧密融合,体育旅游已成为一个有着极大的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体育产业项目。同时,体育旅游推动了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市场化,促进体育消费新热点和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的形成。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双轮驱动产业发展  

“十二五”时期,北京体育产业将以科技研发创新、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法制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努力建设“五大中心”,培育完善“十大品牌赛事”,推进体育与健康、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八大领域的融合发展。

群众体育方面,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和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普及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北京市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今后几年,将进一步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大力推进体育生活化,使体育休闲的理念真正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持全民健身领域的产业化经营,不断丰富全民健身经营服务项目,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体育消费需求。  

竞技体育方面,北京市正在逐步优化竞技体育项目结构,对优势项目和重点项目在政策扶持、人才引进、科研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提升我市“三大球”项目水平,推动三大球产业与文化、旅游、彩票等相关产业的复合经营、融合发展;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竞技运动项目探索职业化发展道路。动员社会力量,大力推广青少年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注重普及和开发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特色体育产品和服务,积极营造青少年锻炼的社会氛围,丰富青少年的体育健身休闲生活。 

顶极赛事力争打造为北京“新名片”  

高水平的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于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2006年世界杯给举办国德国政府带来20亿欧元的收入,为德国创造了10万多个就业机会,美国“超级碗”转播期间的广告收费达到每30秒240万美元。这样的重大体育赛事观众人数多,社会效益好,既能引起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关注,也提高了城市乃至国家的知名度。同时带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人口,扩大了体育市场的需求,还能带动一系列的产业如商业、餐饮、娱乐、旅游、广告、房地产等发展。 

2008年奥运会,为北京承办世界顶级赛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北京以举办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体育比赛为重点,举办了一系列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通过多年努力,北京已拥有了以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为代表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精品赛事,成为北京对外交流的“城市名片”。中国网球公开赛是中国唯一以国家命名的国际网球赛事,不仅是中国也是亚洲最大的网球赛事,每年吸引了全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女子球员以及排名前30的男子球员中的很大一部分前来参赛。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是中国最高水平的马拉松赛,为国际田联金标马拉松赛事。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是与“环法赛”属同一级别的国际自行车运动联盟最高级别赛事。此外,北京还拥有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北京国际长跑节、NBA中国赛、沙滩排球世界大满贯北京赛、沸雪北京世界单板滑雪赛等形成一定规模和良好发展前景的赛事。几大赛事吸引了奔驰、劳力士、三星、松下、北京现代、青岛啤酒等国内外著名品牌的赞助,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北京还正在积极策划、创立一批新的赛事,如国际泳联花样游泳大奖赛、世界女子水球联赛总决赛、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世界田径挑战赛、城市道路赛等,通过最终打造10项常年开展的国际体育赛事品牌,为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千龙网     2012/11/29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