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技创新理念融入现代城市管理

中新北京网5月23日电 (记者 尹力)作为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主题活动之一,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于23日在北京举行。多位专家在探讨新型城镇化的同时,关注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将科技创新理念融入现代城市管理,为北京探寻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提供建议。

当日论坛以“创新引领未来感智生活,标准支撑城市精细管理”为主题,围绕“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协同发展”、“信息化在城市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和“城市创新发展与区域环境治理”三大主题,邀请专家进行主旨发言。他们大多主张利用现代创新科技实现城市科学管理;利用标准制定规范城市建设;从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高度审视现状。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毅认为,基于国内PM2.5的污染现状、发展趋势和治理经验,未来我国的区域大气污染控制应探讨构建区域环境综合管理体系,为此需要大幅修改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为区域环境综合管理提供制度支撑;同时制定区域污染综合控制规划和应急计划,采取区域联防联控和精细化管理,通过综合措施和行动逐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谈到,城市管理者必须科学把握城镇化的规模、速度、节奏,走渐进式城镇化之路,注重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多元化城镇化之路,高效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走集约型城镇化之路;同时要充分发挥城镇特色和优势,形成合理分工的城镇化新格局。

中国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王忠敏论提出,城市规划中的标准需要注重城市共性的标准化与城市个性的保留;民生工程的标准化必须建立在对环境、住宅、交通和医疗等优先规划基础之上;城市产业的标准化需要根据企业特点有针对性的推行标准化战略,同时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将城市管理标准定为管理者是否创造了有利于人居的生活环境,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员院长丁辉表示,服务的精细化和标准化是服务创新的两个根本方向。其中,服务标准化需要实现基本服务质量目标、服务环境和设施、服务流程的标准化。信息化则由对整体和细节的把握带动标准化的持续改进,为产业化的模式创新、精细管理等理念的真正实现找到载体。信息技术创新丰富了标准化的创新范畴,标准化继而提升了产业化的品质和水平,两者缺一不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段霞认为,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城市管理者以让百姓幸福安康和惠及子孙的发展理念,思考世界城市建设目标与战略任务;在资源环境、空间布局、产业规划、人才培养、社会管理等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制定与时代相符的政策;疏解中心城区的压力,合理进行产业布局。

北京城市运行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锐谈到,想要更好地建设城市环境,城市管理者应做到:建立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营造绿色空间、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以及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针对管理者的政绩考核中应设计分类、分区、分序、分时和分责的城市环境综合考评制度,使考核不流于形式,不流于暂时的目标价值导向,进以推进城市环境的良性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     201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