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老人义务办起社区小广播

8月29日,莫正升在社区广播站里播音。

“憨态可掬的‘大黄鸭’何时‘游’到北京?这一‘困扰’市民两个月之久的谜题,终于揭晓谜底……”8月29日下午三点半,丰台区西罗园街道二社区的大喇叭又和往常一样,准时响起。

读读时事要闻,聊聊社区动态,讲讲养生保健,说说招聘信息。传播了信息,沟通了感情。“社区之声”开播六年半来,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而这“社区之声”,竟然是四位平均年龄68岁的退休老人义务开办的。

9号楼地下一层,广播站只有一间屋子。四张桌子,几把椅子,两组柜子,一台播音设备,一个话筒。

下午两点刚过,77岁的站长杨祝军大妈第一个到广播站。布口袋里,整整齐齐装着当天的播音稿,这些可是从十几份报纸、各种通知、会议材料里精挑细选出来的。一会儿,68岁的莫正升大爷、62岁的宋旭光大妈也来了。

“播音员王文平今年66岁,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今天来不了。”杨大妈有些遗憾,更多的是心疼。

打开台灯,调好话筒,戴上眼镜,展开剪报。莫大爷替班当起了播音员。莫大爷播完的稿件,宋大妈都剪裁、粘贴好,放进文件夹。居民要是对哪个内容感兴趣,可以来查。

如今都是网络时代了,老人们为什么要办广播站?

“当初是想增加一种宣传途径。”社区干部告诉记者,“读报栏有,电脑室有,电子显示屏也有,可社区的各种通知,有的居民还是看不到。要不就再办个广播站?”一征求意见,居民都赞成。

谁来办?从志愿者里挑,选热心社区事务、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人。

“我们都有一点儿特长。”莫正升大爷笑眯眯地说,“杨老师故事讲得好,写东西很棒;王老师是合唱团队长,声音醇厚,就像中央台的康辉似的;宋老师歌唱得好,档案工作她擅长。”而莫大爷自己,书法、摄影都不错。

2007年2月,“社区之声”开播。可头一个月,反响平平。

“主要是内容,我们都是自己觉着好,就拿来读一读,没考虑居民想听什么。”杨大妈说,刚开始一读时事要闻,就照着报纸大段大段念,干巴巴的。“后来,时事要闻改读摘要。”省下时间,播些居民爱听的,健康养生、招聘信息、社区动态……广播栏目也从最初的4个逐渐增加到8个。

杨大妈还亲自出马当“记者”。

“最近咱社区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有位退休居民叫刘永林,在工程技术方面是个行家,看到工人铺地面,他在一旁盯着,哪儿铺得不平,他上手教人家弄。把社区的事儿当自己家的事儿干,这种精神值得学习。”

昨天的“社区新闻”不长,居民却听得入耳、入心。

刚开播那会儿,老人们心里也没底,一个人在屋里读稿,其他人都撒出去,各个喇叭下面站着听,音量大小、语速快慢、内容怎么样,有不合适的地方,赶紧跑回来说。

就这样,还是出了笑话。

一次党员代表开会,一位老党员忍不住说,“你们老是马儿啊你慢点儿跑慢点儿跑,就不能换个歌儿?”四位老人先是一愣,又忍不住哈哈大笑,以前竟然从来没注意过这个问题!

从那以后,莫大爷专门负责音乐,还请儿子当外援,社会上流行什么新歌,适合广播站播的都拷下来。《北京欢迎你》、《天地一幅画》、《国家》……现在广播站自制的光盘就有二三十张,歌曲上百首。

“社区之声”一办六年多,居民越来越离不开它。

“我们这岁数,整天在楼上呆着看电视,没啥意思。自从有了这广播,就像回到住大院那会儿,特别亲切。”70岁的居民华胜枝大妈说,“大家在树荫下一坐,听听新闻,学学养生,这样的生活才有意思。”

北京日报     201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