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张卡 看病省了缴费排大队
跨院就诊无需重复办卡
昨日下午,在北京友谊医院门诊大厅的自助查询机前,不少患者正在使用“京医通”卡查询之前的就诊信息。
在北京工作的江苏小伙儿张斌上次在同仁医院看病,这次又找到友谊医院的一位专家复诊。他说,自己上次在同仁医院办理“京医通”卡并预存了300元费用,由于“京医通”卡的联网医院可以实现“一卡通用,联网缴费”,这次来友谊医院挂号、就诊和缴费都不用再次办理就诊卡。“这样确实方便多了。”
据了解,“京医通”项目是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与北京银行共同发起的一项惠民工程,计划覆盖全市22家市属三甲医院以及部分具有影响力的部属医院。项目通过向在本市就诊的非医保患者发行一张具有储值、挂号、缴费、查询等功能的实名制就诊IC卡,实现在所有“京医通”上线医院的诊疗一卡通,缓解患者排队等候、医院窗口人流积压等问题。
“10月10日,西苑医院开始正式对公众发卡,短短两天发卡即达到700余张。”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京医通”卡已在北京同仁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友谊医院及西苑医院成功上线,截至10月11日,已发卡45万张,平均为患者节省近三分之一的就诊时间。2013年内,将力争使上线医院达到16家,总发卡量突破100万张。
实名制卡丢失可补办
“京医通”卡给在我市就诊的非医保患者提供了便利,节约了排队时间,可不少患者在办卡时也提出了困惑:“我不知道看病要花多少钱,给卡里充多少钱合适?另外卡万一丢失了,里面的钱怎么办?”
“根据门诊的大致规律,一般情况看一次病充1000元就差不多。”儿研所所长罗毅表示,“京医通”卡是实名制的,丢失了可以挂失补办,患者在这方面不用担心。
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帮助患者用好“京医通”卡,医院还将陆续设立自助充值设备。此外,各家医院还在制作宣传短片,加大对“京医通”卡的宣传力度。
据介绍,由于“京医通”卡与社保卡介质相同、结构相同、读卡器相同、开发商相同,下一步会把“京医通”卡的电子钱包功能加载到社保卡上,今后,医院的同一个读卡器上,可同时实现社保卡和“京医通”卡两种卡片的电子支付,两张卡共存构成北京“就诊一卡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