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农民出村就业有补贴 鼓励农民全部实现就业
村民到外村就业,自谋职业者,政府给补贴。笔者近日从海淀区人力社保局获悉,2013年海淀区政府通过采取岗位补贴、农民自主创业补助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民就业。截至年底海淀4954名农村闲置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
“政府每年给我补贴2400元,正好相当于帮我交一年的社保。”刘洋是海淀区前屯村的村民,一年前他到一家物业公司上班,不仅享受着单位给交的社保,政府还额外给他每年2400元的社会保险补贴。
“为了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鼓励他们去外面就业,政府给予农民自主创业补助和社会保险补贴,拓宽创业通道。”海淀区人力社保局负责人陈立鑫告诉笔者,海淀政府给予实现自主创业的农民每人每月200元的自主创业补助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补贴,鼓励农民实现就业的同时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
“同时,政府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就业,镇村企业每招用一名本区农民每年给予企业1200元的岗位补贴,招用‘3540’人员给予1800元的岗位补贴。”陈立鑫介绍,海淀区政府出台了一套鼓励农民就业的政策,通过政府补贴、就业培训等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实现全部就业。
“对于一些就业能力较差的农民,我们根据他们的就业愿望和需求,给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帮着他们更快地找到合适的工作。”
据了解,海淀区对于本区22周岁以下初、高中毕业未继续升学的农业户籍新生代劳动力参加职业院校、职业高中全日制定向培训或企业委托培训后实现就业的,其学制内的学费、住宿费、书费还给予全额补贴。
据悉,海淀区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研究制定了新的促进就业工作思路和政策体系。包括11个文件,即一个就业工作总的意见、十项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让农民转变观念,实现农民管理有组织、就业有岗位、增收有途径、保障有补贴,同时也实现了创建充分就业区的目标。
北京日报 201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