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惠民成果展”在京正式开展
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日前拉开帷幕,作为全国科技周暨北京科技周分会场的标志性活动之一,“科技让生活更幸福——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惠民成果展”日前在北京市方志馆正式开展,当日即有数百名科研人员及市民到场参观。
本次展览由北京市方志馆、北京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北京市科技奖励办、北京市科技史志办公室等单位联合主办,展览的主题“科技让生活更幸福”与全国科技周的主题“科学生活创新圆梦”契合呼应,展览主旨是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关于“把历史的智慧告诉人们”的指示精神,通过展现全市数十年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发展的辉煌历程来诠释科技对“幸福生活”和“圆梦”的支撑作用,
自1977年北京首次颁发市级科技奖励以来,北京科技奖励历经科学大会奖、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科学技术奖四个发展阶段,累计评选获奖成果1万1千余项,其中大量获奖项目都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惠民”成果。本次展览的成果全部精挑细选自历年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参展项目时间跨度大,涵盖范围广,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和历史感。
展览主要按照成果的领域分为“科技让身心更健康”、“科技让食品更安全”、“科技让工作更高效”、“科技让交通更智能”、“科技让环境更舒适”等5个版块,累计展示图片二百余幅,展品数十件,选自于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60余家院所、高校、企业。其中包括手眼脑结合的智能机器人、全机器人远程遥控微创心血管手术的应用、基于通信的城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亚伟中文速录机、景观河湖水质保障关键技术与应用、电动汽车、玉米新品种、艾滋系列试剂盒等北京重大项目科技成果。图片生动鲜活,展品高端大气,体现出北京科技成果的权威性、民生化和时尚感,引人入胜。
展出的全部成果与百姓生活吃、穿、住、行息息相关,以图文、实物、视频等喜闻乐见的视听、互动形式,在充分展示参展项目创新性的同时,着重展示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与受众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展览计划持续至8月底,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本次活动的开展将对增进公众对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了解与支持,深入理解科技对人们幸福生活的促进作用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