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开展防汛消隐工程 治理居民家门口积水点

今年汛期到来之际,石景山区重点围绕无人认领的老旧小区和城中村积水点,开展了12项防汛消隐工程,专门治理居民出门就犯愁的“第一脚”积水点。

据石景山区防汛办刘松林介绍,继前两年重点开展主要市政交通干道、立交桥、河渠的防汛消隐工程后,今年,石景山区将目标锁定了居民的家门口。比如杨南社区的积水点,距离市政管线30米,市政管委组织专业团队现场勘查、设计方案,应急抢险队随后进驻施工,在社区门口左右两侧各加装三个雨箅子,增强地面排水量,同时截断路边店铺的污水管道,做到雨污分流,将雨水管线与市政主管线连接,彻底“吸干了”这个积水点。

除了杨南社区这样的老旧小区,今年,石景山还加大了对城中村的治理。尤其是衙门口地区,作为“京西第一大村”,流动人口集聚,房屋密集,道路狭窄,堆物堆料严重。原有沟渠承担着大量的生活污水排放,碰上大雨,这些沟渠经常被冲刷来的垃圾堵塞,雨水和生活污水外溢,积水严重。针对这些城中村存在的问题,石景山区将村内原有的沟槽开挖得更深更宽,承载更大的水量,重新敷设雨水管线,保证水流顺畅,铺设预制沟盖板或立体的雨水箅子,阻挡各类固体垃圾侵占沟槽,同时还新建专门的垃圾池,用于存放垃圾,避免雨水冲刷。

北京晨报     201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