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电力改造惠及2万户居民
24日上午10时,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上,一台黄色的电缆拉管机“轰隆隆”地作业,旁边10名电力工人挥舞着铁锹铲起拉管机带起的黄色泥浆。这是老旧小区法华寺小区电网配电设施改造的外电源工程,该工程要在地下80厘米处铺设长5703米电缆,连接魏公村变电站和法华寺小区。
这只是今夏本市老旧小区电力改造中的一个项目。昨天记者从市电力公司了解到,今年度夏期间本市将完成15个老旧小区电力改造,惠及居民2万户,主要涉及海淀、石景山等地区。
海淀区法华寺路南侧法华寺小区始建于1990年,现有居民262户,供电方式为用户自管、单路架空供电,供电设施原产权人已不存在,电力设施无人管理。小区的电力设施运行已有20多年,变压器及低压线路老化严重,变压器容量已不能满足居民的用电需求。社区居委会杨主任对记者说,夏天用电高峰时小区经常跳闸,有时候从晚上8点多到11点多两栋居民楼一直断电,居民们只能坐到马路边乘凉。
记者现场看到,现在法华寺小区里两座崭新的蓝白相间的配电室已经安装完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等到9月工程完工,将实现双路电缆供电,户均用电容量将由2000瓦提高到6000瓦,保证居民平稳度冬度夏。
去年1月,海淀区上地南路8号院小区配电设施改造完成,使303户居民受益。北京市电力公司营销部高级工程师王洪彪介绍,2009年开始市电力公司开始对运行年限较长、产权归属不清的190个老旧居民小区开展电力改造工作。截至今年6月,已完成全市16个区县的116个老旧小区电力改造工作,惠及居民12万户。
除了老旧小区,“临时代永久”小区是我市电力改造的另一大难题。“临时代永久”小区的开发单位用建筑施工时的临时供电设施作为居民的供电系统,平均每户供电仅有900瓦左右,即1台空调的容量,而永久电源设施满足平均每户供电4000瓦至6000瓦,两者相差甚远,这就使得居民小区频繁出现跳闸断电或低电压问题。但是,由于“临时代永久”小区的供用电设施产权不属于电力公司所有,市电力公司只能协助加快实施其配套电力设施改造工作。
据了解,目前市电力公司已经解决了430个“临时代永久”小区的永久用电问题,惠及居民36万余户。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仍有108个“临时代永久”小区没有解决永久用电,其中62个小区已初步制定了改造方案,正按计划实施。今夏预计将有12个“临时代永久”小区完成改造任务,涉及居民80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