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推出预约式社区服务 跟着居民时间办公

最近,安翔里社区推出了预约式工作法,社区办公24小时“不打烊”,居民一个电话就能预约一对一的定向服务。

上周末,安翔里社区居民张女士就享受了一次“私人订制”服务。上午10点30分,她推开服务大厅的玻璃门,社区工作者高静立马站起来,“您是来办准生证的吧?”

按照朝阳区施行的社区工作者错时工作法,负责办理准生证业务的高静原本被安排在周一晚上值班。而张女士在商场上班,每天下班到家都晚上10点多了,只有周末才有时间。

“前两天,张女士打了个电话,我就跟同事把班换了。”高静说着从抽屉里掏出一本登记簿,封面上写着“全畅通预约服务登记台账”,翻开里面每一页都是统一格式,分为预约类别、预约具体事项、预约时间和办理结果。“社区工作者人手一本,首问负责制。”

社区党委书记段洪涛说,今年三四月份,社区就开始尝试电话预约服务。“刚开始,谁接了电话就往自己的工作本上记,有时候一忙就忘了转告给对接的同事,耽误了居民办事儿。后来,社区给每人配发了登记簿,而且规定,居民的预约需求必须当日回复。”

段洪涛还拿出一大一小两张卡片。

小卡,成年人巴掌大,正好能装到裤兜里。卡上写着“亚运村街道安翔里社区全畅通为民服务卡”,密密麻麻地印着52个电话号码。他说:“这算是配套卡,光征集居民需要的电话就花费了三个多月时间,删删减减。现在,在社区办事儿,也能实现‘一卡通’。”

这张卡成了不少安翔里社区居民的出门标配。辛大爷今年64岁,他说:“岁数大了,就怕在外边遇到点儿意外。儿女曾经给我写了个小卡片,上面有他们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我不愿意用。”老人身子挺硬朗,摇着手说,“我又不傻,带这个干吗?万一卡丢了,我的隐私就泄露了,还是社区的这张卡方便。”

段洪涛说:“就是考虑到居民的不时之需,除了办公室电话,我们特意在卡片上写了一些负责人的手机号,24小时不关机。”

大卡,有A3纸那么大,是社区全畅通为民服务指南。工作人员将物业公司、派出所、居委会等职能部门的位置、负责工作全都标注在社区地图上,免费发放给居民。社区还将居民最常办理的13件事儿总结成册,写清楚办理步骤,每一类问题下面还备注了咨询电话。

听上去,从8小时上班制到24小时“不打烊”,工作时间拉长了,不过办公室里的电话反而少了大约三分之一。

“这个小区一共有3个物业,有的时候居民也闹不清楚自己家的楼归谁管,电话就打到了居委会,我们这儿相当于总机。现在大家一看表找谁全明白了。”一位社区工作者说。

社区居民王清清也挺有感触。“前两天,我在小区里遛弯儿,看见有人正在拆休息椅。我赶紧掏出服务卡,给社区警务室打电话,几分钟保安就来了。要是以前,我可背不下来这个电话,只能先找居委会,然后再找保安,一通折腾,估计椅子早就被偷走了。”

最近,安翔里社区还要将预约式服务法推广到网络上。段洪涛说:“社区里的年轻居民,上班路上就可以通过社区的党建微博预约服务。”

北京日报     201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