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北京四座楼文玩核桃赏鉴季在平谷区开幕

中国网9月29日讯(实习记者 黄富友)9月29日中国经济林协会文玩核桃分会在平谷成立,平谷人邢艳峰、闫海东分别当选文玩核桃分会副会长。同日,首届北京四座楼文玩核桃赏鉴季在平谷区马坊物流园区管委会开幕,包括平谷本土四座楼文玩核桃在内,来自全国的50家文玩文玩核桃、珠宝玉石手串和工艺品展商参与赏鉴季活动。为期5天的赏鉴季期间,组委会将组织开展专家研讨、文玩核桃展示、展卖、评选和拍卖等系列活动。

麻核桃,又称“揉手核桃”、“把玩核桃”、“手疗核桃”、“健康核桃”、“掌珠”等,现统称为“文玩核桃”。追溯历史,麻核桃源于汉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不衰,形成了世界上独有的中国核桃文化。平谷文玩核桃跟随源远流长的中国核桃文化一起成长、一起兴盛,特别是到了清朝直至20世纪末,平谷老款闷尖狮子头、四座楼狮子头等四座楼麻核桃的代表品种更是名声大噪、一枝独秀,大有“一核难求”之势。

麻核桃具收藏、健身价值于一身。与其他材质手把件相比,揉麻核桃的优点是“冬不凉、夏不躁”。在把玩麻核桃过程中,人们利用其尖刺、凸起和棱角,采取揉,搓,压,扎,捏,蹭,滚等技法运动双手,压扎掌上穴位,刺激手上反应区,达到舒脉通络,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强身健体的效果。有民谣为证:“核桃不离手,能活八十九。” 清朝乾隆皇帝曾赋诗赞美麻核桃:“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气血涌,何年是白头。”

平谷的先人们把食用核桃的种子、枝芽、树苗,通过各种农业手段遍植于山林中间。这为山核桃树与食用核桃树之间的串花杂交提供了自然条件,经过千万年的自然变异(风刮雷劈、寒暑锤炼、自然杂交),使得平谷北部山区熊尔寨乡四座楼山区陆续形成了四座楼狮子头、乾隆老款闷尖狮子头、大肚弥勒三道筋(大奔)、金刚狮子头、原生虎头等一系列优秀的四座楼麻核桃代表品种。目前,四座楼群山中仍然保存着十几株树龄300至500年的原生四座楼麻核桃古树,它们果形独特、表现优良,是现今文玩核桃市场四座楼麻核桃的原生树和鼻祖。

平谷四座楼狮子头麻核桃不但畅销北京、天津等北方文玩市场,还畅销到上海、成都、广州、武汉、昆明、贵阳等南方市场,近年又销往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多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声名远播,一直占据着麻核桃市场的头把交椅。

近年来,平谷区充分发挥四座楼狮子头麻核桃名牌优势,以四座楼山为中心,向东向西拓展,大力发展四座楼麻核桃沟域经济。在加大对原生四座楼麻核桃单株的调查、保护、管理和开发的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野生山核桃资源,嫁接改造发展麻核桃5000余亩,从业人员达到2000余人,年收入5000余万元。目前,已经形成环四座楼山千亩核心示范区、环花峪水库千亩示范区、环黄松峪水库千亩示范区、沿将军关沟域环金海湖千亩示范区等4个千亩四座楼麻核桃产业区。

为进一步扩大平谷区四座楼文玩核桃的品牌影响力,培育并加快文玩核桃产业发展,平谷区以中国经济林协会文玩核桃分会成立为契机,于9月29日至10月3日,在平谷区马坊物流园区,举办首届北京四座楼文玩核桃赏鉴季活动,大力宣传四座楼文玩核桃,打造特色果品产业发展新亮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中国网     2014/09/29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