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携老伴贵州支教 十年光阴让山区大变样

  孙老师在贵州为孩子们上课。

孙丽娜退休前是一名小学老师。退休之后,她总想再给孩子们上课。看到电视节目里播出的贵州贫困山区的孩子渴望学习的故事以后,她决定带上老伴,一起到贵州支教。退休10年,她在贵州支教9年。如,老伴病重,只能返回北京治疗。但孙丽娜说,等到老伴病好了,她还要再返回贵州支教。

发挥余热来到大山支教

孙丽娜坐在东花市的家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从2005年起至今的10年时间里,她和老伴几乎都在贵州,很少回到北京的家里。屋里满满的都是打好包的行李,这是她和老伴刚从贵州带回来的。要不是因为老伴病重,孙老师打算一直在贵州支教。

孙丽娜做了一辈子小学老师,曾经教过思想品德课、英语课,也当过少先队的大队辅导员。2003年,因为所在的小学教师超编,孙老师提前退休了。退休之后,孙老师和老伴每天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看电视。有时候,他们俩也会出门遛弯,到北海公园走走,在景山旁边唱歌。

2005年的一天,孙老师在家看电视时,突然看见贵州贫困山区的介绍。电视里描述的贵州的景象让她很吃惊,她当即决定,要到贵州去支教。孙老师说,做这个决定,就是一瞬间的事情。除了电视里的景象让她吃惊,另一个原因,就是觉得这辈子上课还没上够,还想发挥余热,继续为山区的孩子们做点事情。

和老伴商量之后,他们立刻出发了。他们也曾经想求助志愿者协会,帮助安排一所学校。不过,当地有规定,超过45岁的教师就不再被接待了。孙老师和老伴没有放弃,他们决定先到贵州再想办法。到了贵阳之后,当地媒体发布了孙老师夫妇想要支教的消息。随即,有很多学校来电话,希望请孙老师夫妇去。其中,望谟县县长刘兴吉是第一个打来电话的,孙老师夫妇就决定,先去望谟县支教。

望谟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从贵阳到望谟县,坐车要一整天。从2005年8月份开始到望谟县支教,孙老师每周要上13节课,还要加上3个早读课。一个学期以后,因为父亲身患癌症需要照顾,孙老师回到了北京,支教就这样无奈中断了。

编撰歌曲教孩子们读书

2008年5月,汶川发生地震,孙丽娜特别想到汶川地震灾区去支教。但是有朋友劝孙老师还是不要去,因为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不适合到地震灾区去工作。于是孙老师决定继续到贵州山区支教。这一次,他们联系了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马岭镇尖山小学。这里的孩子们全都是苗族,几乎连汉语都听不懂,更不会说。学校里只有一个代课老师,是这个村里唯一的中专生。

到了尖山苗寨以后,孙老师开始尝试用唱歌的方式,教孩子们说汉语。孙老师回忆,她看到课本上有“小鸟在前面带路”的那首歌的歌词,就尝试着带着苗族孩子们唱了出来。孙老师说,孩子们虽然不会说汉语,但都喜欢唱歌。唱着唱着,汉语的水平就提高了。于是,孙老师就给全校四个年级安排了音乐课,前后教孩子们学会了15首汉语歌曲和6首英语歌曲。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螺号》、《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天路》、《我爱北京天安门》、《小草》等。在尖山苗寨的一年多里,孙老师每天要上6到7节语文课,一周大约安排了30多节课,除了上两个年级的语文课,她还要上全校的音乐课和参加少先队的活动以及负责全校的行政工作。上语文课时,孙老师教会了学生汉语拼音、查字典、读报、造句、写日记和作文。孙老师回忆说,一个苗族的孩子在课堂上用刚刚学会的汉语词汇造句:“我长大了,不但要上大学,还要当班长。”

离开那天,孩子们一边哭一边唱着“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他们的歌声和哭声在大山里回荡……这样的场景,让孙丽娜永生难忘。

十年光阴让山区大变样

从2005年开始支教,一直到去年老伴生病返回北京,孙丽娜和老伴在贵州住了将近10年。其中,到山区小学支教的时间一共有9年,前后在5所小学支教。除了给孩子们上课,孙老师还先后为山区的小学筹集了87台电脑。此外,孙老师利用筹集到的300多万元资金,为小学盖起了4栋教学楼。楼房盖好后,又通过中国移动公司的副总经理成刚为学校的食堂筹集了8万元资金,给学校食堂添置了新的设备;通过贵州大学给学校筹集了5万元资金,为学前班购买玩具和娱乐设施;通过贵州省团委为学生宿舍筹集了5万元资金,购买了110套新被褥;又通过遵义市教育局为学校筹集资金30万元修建操场。这些资金在孙老师回到北京前已经全部到位。此外,孙丽娜和老伴还把阿里巴巴奖励的10万元大奖和2万元慰问款全部捐给了遵义县龙坪镇中心村小学。不仅如此,在2014年8月,孙丽娜还自掏腰包1500元送两个学生分别到北京市西城区第十五中学南口分校和北大实验中学附属学校免费读书。

如今,老伴住进了医院,孙老师一边照顾着,一边仍然向往着重返山区支教。她说,只要老伴的病稍微好一些,只要老伴能站起来,她就要回到贵州山区,继续给那里的孩子们上课。

北京晚报     201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