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把面发” 柳泉居日产20万个豆沙包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老北京有年前准备过年主食的习俗,因为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去声)谐音、烙与落谐音,所以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现如今自己蒸馒头的不多了,大多是直接买现成的。作为深受市民欢迎的老字号,以豆沙包闻名京城的柳泉居早已进入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康泽波是柳泉居生产配送中心的经理,他早就放弃了休息,和同事们一起全身心地为节前市场供应忙碌着。柳泉居实行的是以销定产原则,由于临近春节,销量大增,有时甚至需要“抢”才能买到,所以工厂的生产也早就跟着做了相应的调整。“平时是一班生产,现在已经是两班了,有时甚至是三班。”康泽波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两条生产线目前全负荷运转,机器不停歇。
很难想象,完成每日20万个豆包的生产、配送、销售的队伍只有六十多人。事实上,如今的柳泉居早已经今非昔比,做豆包也已经进入了自动化时代。“过去是凭经验,现在是凭数字。”康泽波简单概括了如今的生产特点,现在使用的蒸箱是醒发一体,省去了豆沙包包好后的醒发过程,“原来要放到醒房醒20分钟左右,还得考虑温度湿度是不是合适。”四门的大蒸箱一打开,7200个豆沙包一起“出生”了,平均一条生产线一分钟能生产60个豆沙包,而最有经验的手工师傅一分钟最多能包六七个。
目前,每天生产出二十万个豆沙包,供应全市二十几个售卖点和三个专卖店。除了传统的包括豆沙、松仁、枣泥、芝麻、山楂在内的80元豆沙包提袋,今年还特别融入了年糕等年元素,推出了128元的“蒸货年货”。“车间不压货,日产日销。”康泽波说,豆沙包的保质期很短,保证市民能吃上新鲜的。今年他们还尝试了一条新的销售渠道,与到家美食会进行了线上合作,市民还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到柳泉居的豆沙包、寿桃等商品。
康泽波预计,按照今年的销售势头预估,销量将在腊月二十七、二十八达到销售最高峰,预计将超过30万个左右,比往年同期提高超过10%。
开栏语
供应年货不断顿儿的老字号,回家路上为您答疑的指路人,烟花落寞后独自上岗的环卫工……在这个举家团圆的岁末年初,多少一线岗位员工以各自的坚守,守护着平安祥和的年味。今天起,本报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带您走近这些平凡的小人物,回味他们一年到头的守候与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