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5年重点工程不再扎堆儿中心城

今年北京市重点工程总投资2500亿元,将分别注入新开工、续建的200项工程。这些工程将分为环境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高精尖”产业培育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5大类,其中不少和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城市路网“连”“疏”结合

新开工的城市路网项目中,有不少是市民翘首以待多年的“缓堵项目”。

其中包括京开高速到南苑路的警备西路及联络线。这段全长5.4公里的主干路,将在今年4季度开工建设,并计划在明年12月竣工。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条道路的修建,将改善新机场建成前南苑机场过渡期外围交通条件,使这片动辄堵车的区域多了一条疏解通道。

而在东边,连接起东四环路到东五环路的化工路将有望在三季度开工,并计划于明年12月竣工。在规划中,这条中心城东部对外通道,主要是为王四营保障性住房区域设计的支撑道路。未来将通过这条道路进出城区的多个自住房、保障房小区住户,将和现在狭窄而破旧的道路说“再见”。

京南市民要迎来的好消息是,大兴西红门城乡一体化改造试点道路将有望在二季度开工。这条道路不仅能满足西红门镇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地区基本交通需求,随路还将实施供排水、电力等市政设施,保障地区内基本的市政需求。这也就意味着,这条道路将惠及的不仅仅是一体化改造试点项目,周围的农民、居民都将因此而受益。

今年续建的道路项目中,“缓解压力”和“连接”是最频繁出现的主题词。

“微循环道路工程在北京已经持续了多年,今年本市安排了97条微循环道路、共计56公里的项目进入重点工程。”市重大办相关负责人说。

如果按照平均数计算,每条微循环的道路都不足580米长。而就是这些城市的“毛细血管”,将成为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缓解区域交通拥堵的利器。

发挥“连接”功效的续建工程还包括西山隧道在内的上庄路南延工程,它将成为海淀北部地区与中心城区快速联系通道;广渠路二期被定为中心城区与通州城市副中心的快速联系通道,缓解京通快速路交通压力;马家堡西路南延是中心城区南部骨干通道,缓解京开高速交通压力;西三旗南路将成为京藏高速和林萃路之间重要的联络通道,缓解京藏高速交通压力;北苑东路将缓解天通苑大型居住区交通压力。

北京日报     2015/03/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