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当一天园林工作者 体验城市绿化苦与乐(图)
打药
行人需要尽量少,有次半夜两点才出发
“插空”浇过水,石宝峰和李可商量了一下,决定第二天晚上给树木打药。“每年从五一前后开始,五六七月每月都得打药。热的话早一点打,冷的话晚一点。”和浇水一样,石宝峰脑中也有一份“打药地图”。他会默默记住害虫种类、生长周期,打药时几辆车分别去不同的地方。
次日晚9点半,养护班沿设定好的“青年湖小学——黄寺大街——青年沟”路线出发。“打的基本都是白蛾这种食叶害虫,还有刺吸式害虫,比如蚜虫。用菊酯类药物溶在水中喷射,雾化后粘在树叶上。”至于是否会污染环境,石宝峰表示,现在都是低毒的生物制剂,一般没事。但如果民众实在不让打,就也没办法。“所以时间要尽量晚,路上行人尽量少些。天再热一热更得推迟打药时间,有次我们半夜两点才出发。”
十时许,打药车缓缓行进在黄寺大街上,两位工人站在车顶,用水枪将药剂喷向两侧树木。见有行人走来,车旁几人不时吆喝着“打药了打药了,大家让开一点儿!”
环顾四周,53岁的老师傅王海强忍不住感慨,现在养护班人手不足,可年轻人又不愿意来。他充满怀念和骄傲地回忆起十几年前为庆祝北京申奥成功,自己曾奋战在修建皇城根遗址公园的第一线。“一个月能加20多个班,最忙的时候没有工夫睡觉。树苗从基地起出来再用吊车运,趁着没运到的时候,蹲着眯二十分钟。运来了赶快挖坑、扶植……半夜饿得不行,吃咸菜就矿泉水。”
在石宝峰看来,伴随城市发展,绿化工作的难度正不断增加。“我刚上班的时候活很好干,现在效率远没有以前高。街边停满了车,遇到树上有干枝死杈,我们想修都修不了。”
养草
个别人不接受劝告,反称“狗比你还强”
除却行道树,绿化队辖区内的100多公顷绿地,由五个养护组负责。这些散布在城市核心位置的绿地,尤为需要精心地管理和照看。
上午10时许,地坛南门外的开放性城市绿地刚刚经过新一轮修剪,齐整的草坪如毯子般铺展,空气中满是草茎汁液的清新。
沿着修剪路径,养护组工人牛国军和搭档正细致地将杀菌药水喷洒在剪过的草坪上。“夏天高温,草长得比较快,会浪费水肥,需要半个月左右修剪一次。而受过刀伤的草坪容易产生细菌,所以每次配合着剪草都需要打药。”55岁的牛国军已经在养护组工作10年了,培训加上实际操作,皮肤黝黑的他已经从农民变成了园林工作的一把好手。
冬季绿地的活儿相对少些,牛国军和工友们以搞卫生为主。到了夏天,大家经常从早上五六点就忙得团团转。“除了打药,还得拔野草,有的根比较深,只能用小铲子仔细挖除。”此外,夏天的草坪需要每天浇水,“这块绿地建造时间太早,还没有自动浇灌系统,只能靠人工,有时候都浇不过来。”
在各项工作中,牛国军认为每年播种时,翻地、锄地是最累的。而当下过雨或者浇过水,工人们还得给绿地中的树木松土。
最令他无奈的是有时刚种上植物,遛狗的人会让狗随意踩踏。“我们也会劝,说请把狗叫出来,大部分人都能接受。也有个别不接受的,说‘狗比你还强呢!’”好脾气的他永远只是笑笑,脸上满是淳朴的皱纹。这么多年坚持下来,牛国军称自己只是习惯了。“弄好了之后心里很安慰,觉得和原来不一样,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