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老北京城门楼子(组图)
前门楼子和老前门火车站。
正阳门上鸟瞰。
阜成门外街景。
西直门外大街。
宣武门倒映护城河。
德胜门箭楼。
安定门下有座庙。
东南角楼下跑火车。
“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黑白画面中,一座古老的北京城若隐若现:高耸的城门楼下古树茂密,斑驳的城墙外新城也已矗立。昨天是国际档案馆日,50年前沿着北京老城墙拍摄的近百张照片在市城建档案馆首次亮相,对外集中展示。
城墙拆除前的最后记忆
“北京城历经金、元、明三个朝代四次改造,外城是明中叶(1553年)加筑的,因而今日旧城定型于明朝……”昨日,在《北京旧城中心城区历史照片展览》现场,记者见到了这段50年前相关人员写下的文字。
时间回到1965年3月,当时的北京规划局四室为了调查城墙保存情况,用半年的时间对这些城墙、城楼及周边环境一一进行拍摄,留下老城墙最后的记忆。
除了对外城的这段描述,50年前写下的文字也对当年内城的历史做了介绍:内城周围长约四十七华里,明朝历史上记载有九座城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和宣武门。截至当时,北京城依然沿用这些城门名称。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方便交通,相继在内城上开辟了多处豁口。
对于北京老城墙拆除的原因,当时的规划人员介绍,从首都城市建设的发展情况来看,原来封建时期留下的内外城墙和护城河,也把首都中心区分成南北两部分,严重限制了城市交通的发展,而且对建筑布局和市政建设也产生了影响,因此准备将城墙拆除,内城的护城河改为暗沟,外城的护城河西边和南边加宽以宣泄永定河引水。
当时外城多门已成平地
德胜门前是浓密的大树、不大的公交车、拉满货物的三轮车,西便门外附近河道仍存流水但右边城墙却已残破……黑白色的画面上,记录着北京属于那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同样,城市发展的轨迹也跃然于上。这些照片拍摄于1965年3月到9月间,当时闻名遐迩的“建国10周年首都著名十大建筑”中有不少都出现在了这些画面中。在一组东南角楼的照片里,与角楼四周荒芜的杂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列从远处开来、冒着蒸气的火车。而在角楼之上就能看到刚刚落成不久的北京站,周围的轨道密密麻麻。
站在正阳门上向北望的一组照片中,远处的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若隐若现,左侧是人民大会堂,右侧是中国历史博物馆,都位列当时的“十大建筑”。
不过,这次拍摄充分还原了当时北京内外城墙的现状。当时规划局的工作人员记录,截至拍照时,内城前三门城墙较完整,西城和北城城墙尚存一些,但也残破不全,东城墙经取土和拆除城砖后,几乎成为平地。
“外城城周约三十二华里,比内城宽出六百至七百公尺。”相比内城,外城在当时更显残破。明朝记载有七座门,包括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和西便门,然而在当时已经几乎成为平地,仅有广渠门还尚有残破的瓮城,城墙则只有在西南部才能看到残破的遗迹。
更加珍贵的是,当时的拍摄人员为了说明城墙内外的现状,还特意站在当时留存的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等城门楼上,向四周鸟瞰拍照,也正因为如此,如今向世人展露的视角更为广阔。
历时近一月才修复完成
随着这些照片一同展出的几份材料显示,当年北京规划部门对于城墙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展品中最早的城市建设档案是在1957年12月编制的,专门对北京市城墙现状中内城东城、西城和北城城墙进行检查。此后,1963年又专门绘制城墙图,并对城墙砖、土方量进行了估算。之后,才选在1965年对内外城进行拍摄。
拍摄历时半年,规划人员共拍得300多张照片,并将这些照片以内城西南角为起点,按照逆时针的顺序整理成册,留传至今50载,而后经过规划部门移交,珍藏于市城建档案馆中。
然而,与如今的档案资料不同,300多张照片大小只有四厘米见方,只是分贴于A4纸大小的本子中,更遗憾的是,这些照片尚未找到底版。
如此珍贵的画面保护已十分迫切。于是,从去年7月开始,市城建档案馆开始集中对这批照片修复。“照片要先经过扫描获取电子版后,开始对照片破损之处进行修整,再依次整编,最终存档入库,整个修复过程历时近一个月才完成。”市城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档案馆已经存有北京各个时期的各类城建档案69万余卷,其中不少都是珍贵的历史记忆,甚至一些照片时间跨度达百年,档案馆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影像修复处理,才能将那些历经沧桑的老照片还原出来,呈现在人们面前。
修复旧照片的同时,新北京建设过程也正在实时记录。近年来,本市已开展“城市记忆工程”,通过声像形式记录北京变化,目前已经形成照片1600余张,录像297分钟。征集接收照片6673张,其中名人故居、北京四合院等承载历史积淀的照片5738张。
北京市城建档案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