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非遗展观众体验传统绝技(图)

6月13日是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当天上午,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农业展览馆开展,不少市民全家一起来参观展览,现场不仅可以观赏到难得一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还可以观看非遗传人现场演示濒临失传的古老技艺。

一进展厅,正中摆放的展览中最大的作品紫檀雕刻《天坛·祈年殿》首先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它直径9米、高4米,由中国紫檀博物馆组建团队,按照古建营造技法,以紫檀等珍贵木材为原料制成。展厅内,一幅丰宁布糊画吸引了许多参观者,工作人员介绍,这幅画是由十几位大师级布糊画创作者耗时半年完成。“丰宁滕氏布糊画的创作需要九道工序,要经过绘样、分解、制版、整型、配料、布糊、组装、装饰、成画等工序,用料繁多,以绫、罗、绸、缎,甚至木料、纸板、绢花、海绵、首饰等耗材百余种。”在参观者的疑问中,工作人员解释,画中有上千个人物,光是一个人物的一件衣服的花边,就需要缝制一整天。

在天津市毛猴工艺展台前,不少参观者都想要尝试一把精细的制作。毛猴的制作工艺始于清同治年间,毛猴制作需要将辛夷、白芨等植物当做毛猴的身体,将蝉的六足当做毛猴的手脚,由于原料易碎,需要十分精巧的手工技法。在景泰蓝制作技艺展台前,不少小朋友拿起吸管笔吸起特制的釉料,在花瓶胎体上涂色。

现场,“风筝魏”第四代传人魏国秋展示风筝制作技艺,“风筝魏”已经有二百年历史,桌台上摆满了几十把风筝制作要使用的工具,不少风筝是用极轻的无纺布制作,因其比防水风筝布更加轻盈脆弱,需要更高的技艺技巧。现场一个大虾和螃蟹的风筝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注意,“这也能飞吗?”面对小朋友的提问,魏国秋点点头,不少形态奇异的风筝都是风筝魏的独创。魏国秋还展示了风筝魏独创的镂空风筝,细致的纹样增加了风筝制作的难度,“这些风筝只能用于展示。”

“面人汤”的第三代传人汤岭告诉晚报记者,面人汤的第一代创始人曾经在溥仪大婚时被请到皇宫中制作面人。面人汤第二代传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汤夙国先生于今年3月离世,展览特邀20件汤先生极具国学与艺术韵致的面塑珍品,涵盖其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及面塑技法,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造诣和追求,以此缅怀一代面塑大师。

“现在很多面人都不是面做的,但面人汤是真正的面和成的,面人汤最大的价值不在于技艺,而在于艺术创作,每个人物都有创作者对文化的理解在其中。”汤岭为参观的观众讲解道。参观者王先生感叹,面人汤的每一个人物神态表情都不同,中间的那尊屈原面人连衣袖的皱褶都栩栩如生。汤岭告诉记者,面人汤第四代传人、他的儿子在意大利学习艺术,“从小他就跟我和我父亲学习面人,现在他希望能将面人制作融入更多现代艺术的内容。”不少参观者询问哪里能买到这些面人,汤岭摇摇头表示买不到,“每一个制作时间都很长,不能使用模具,也无法批量生产,我们也从来不卖。”

据悉,此次展览集中呈现了京津冀十年来非遗保护成果,是首次三地组织的区域合作非遗展示活动。展览分为雕錾塑作、扎绘织绣、琴棋书画、传统医药和表演竞技五个单元,包括了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类别的近70个项目,其中有40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7个省级代表性项目和5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陈梦溪 刘平 摄

京华时报     201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