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重新校勘千年《法华经》
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称为“经王”的《法华经》正在房山云居寺重新校勘。这是记者昨天从房山石经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获悉的。
《法华经》是《妙法莲华经》的通常简称,流传至今已有1600多年。佛教的许多基本教义和信仰都出自这部经典,比如人们特别熟悉的观音菩萨崇拜,就来源于《法华经》的“普门品”。在举世闻名的敦煌,三万件左右比较完整的写经中,有五千多件是《法华经》;在绚烂的敦煌壁画中,大量的画面是根据《法华经》的经文绘制的,由此可见《法华经》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
房山云居寺雷音洞内嵌置的《法华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汉文版本。从去年10月开始,房山石经与云居寺文化研究中心以雷音洞的《法华经》为底本,校勘了国内外众多的写本、雕印本和石刻本。“因为流传已过千年,目前各版本在文本上有很多出入,因此我们呼吁应该为这部经典出版一个精良的校正本。”主持房山石经研究工作的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罗炤教授说。
罗教授的研究团队发现云居寺雷音洞的《法华经》与《添品法华经》有密切关系。
现存的汉文《法华经》有三个译本:公元286年翻译的《正法华经》,公元406年翻译大师鸠摩罗什译本《妙法莲华经》,公元601年翻译的《添品法华经》。1600多年来,中国和日本佛教界使用的一直是鸠摩罗什译本《妙法莲华经》,极少使用《添品法华经》,因此国内外以往对于《法华经》的研究和传播很少注意《添品法华经》。
近半年来,罗炤教授和同事们在校勘中逐渐发现,雷音洞的《法华经》石经本、应县木塔佛像内的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第五》辽代木刻本、考古学泰斗宿白先生1959年在西藏萨迦寺发现的元朝时期大宝集寺版鸠摩罗什译《法华经》木刻本,是经过与《添品法华经》对勘、修订之后形成的版本,和其他所有的鸠摩罗什译本《法华经》都有一些实质性的差别。研究团队还发现,北宋末年以后的大藏经又依据通行的鸠摩罗什译本《法华经》,修改了《添品法华经》的一些文字。
“这是佛教界和学术界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事情,说明《添品法华经》在隋朝和唐宋时期并不是没人理的经典,《添品法华经》和鸠摩罗什译本《法华经》之间曾经反复地发生过相互影响。”罗炤介绍说。
重校《法华经》对于佛教界及全球的佛教信众都有重大意义,罗炤教授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这样重要的经典,需要精心校订,出版一个精良的校正本。由于涉及的资料太多,问题十分复杂,我们的人力和水平都有限,需要海内外有志之士集思广益,多方面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功德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