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等13地试点公益诉讼 试点期限为二年

新闻提示

交通运输部6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收费公路亏损1571.1亿元。这一数字比2013年翻了约2.4倍。分省份看,截至目前,除西藏、海南两省区没有收费公路外,其他29个省区市的2014年度收费公路统计公报均已出炉。数据显示,25个省份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仅安徽、广东、浙江、上海四地出现盈余。

近些年来,很多人都有种印象,认为收费公路是很赚钱的,在一些地方甚至算得上日进斗金的“提款机”。但是从收费公路统计公报来看,其账本却和人们的感觉大相径庭,别说盈利,要想维持收支平衡对于八成省份来说都是一件难事,“亏损”成了各地收费公路异口同声的“大合唱”。

对于收费公路不但不赚钱,反而亏损数额翻番的原因,相关部门归结为还本付息占大头,以及征地拆迁费用、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快速上涨等原因。的确,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拆迁成本、建设成本上涨都是有目共睹的,再加上新建公路不断向深山峡谷发起“挑战”,早期建成的公路逐步进入大修期,这方面的支出账单不断增加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情况起着“反作用力”,一次次地把公众对这笔账单的信任度往怀疑的方向拉扯。例如就在不久前媒体披露:一季报显示,18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的平均销售毛利率为58.19%,盈利水平超过银行和房地产。

再比如,广东省今年公布收费公路统计公报的时候玩了一次“乌龙”,先是说去年亏损28.8亿元,然后又说核实后发现,实际上并没有亏损,而是盈利了3.9亿元。更值得注意的是,“算错了”的30来亿和“还本付息”毫无关系,而是集中在了公众最关注的“运营管理支出”方面。

有了高速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广东上演的“神逆转”,要让公众进一步看懂巨亏的收费公路年报,显然还需要更精细的账单。在支出方面,各地或许都应该“核实”一遍,看看“运营管理支出”还有没有压缩掉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的可能性。

对此,我们想知道的主要是两个问题:其一,此前审计发现收费公路的有些资金被挪用于建设楼堂馆所,有的领导干部涉嫌贪腐,导致国有资产受损。那么,这些成本是如何计算的?是加在了支出总额里面,还是单独列出了明细?

其二,仅仅给出一个运营管理支出的数额,我们压根儿看不出是高是低,只有公布了每公里的运营维护费用,公布了摊到每个工人、收费员、行政人员头上的人工成本,我们才能看得更明白。这就好比某个主妇每月花掉1万元“家用”,如果不告诉我们这个家庭是三口之家还是四世同堂,我们怎么搞得清她究竟是勤俭持家还是“败家”?

在收入方面,也需要更细的账目。比如说某些收费公路沿途广告牌鳞次栉比,那么除了从司机那里挣的通行费,广告收入有没有算到账本里?再比如,此前公布的2014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当中说,6条不符合条件的高速公路曾获得补助资金48.12亿元,那么,不合规的几十亿元补助有没有退回去?合规的补助有没有算到收费公路的收入里面?

总之,关于收费公路的盈亏,相关部门要敢于晒细账,要经得起审计。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获得更强大的公信力。

千龙网     201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