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将成北京经济新抓手

有序疏解落后产业,为城市发展减重量;因地制宜探索转移模式,为协同发展提质量;加快“智能制造”发展,为科技创新添能量。昨天,北京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本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思路和举措。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介绍,本市在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的“三高”行业;因地制宜推动协同发展,探索组团转移的新模式;发挥“智能制造”业的抓手作用,加快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淘汰“三高”行业

为城市发展减重量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其实是在为城市发展减重量。”张伯旭说,过去的几十年中,北京曾经追求过“大而全”的产业发展模式,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要求。但随着发展形势的变化,很多弊端也逐渐显现,“城市病”随之而来,资源紧张、污染变重、交通拥堵等等都是人们能够切身感受到的痛苦。“因此,我们必须转换经济发展模式,走集约、绿色、循环发展的道路,走更加高效的发展道路。疏解是为了破解城市病,是为了让出空间和资源,是为了更好发展。”

在疏解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产业,有不同的疏解方法。“第一类是需要严控增量的产业,对于这类产业,要严格把关新项目,绝不再添新负担。第二类是需要技改提升的产业,对于这类产业,要加强对现有产能的技术改造,提升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减少消耗和排放。第三类是产能落后、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的‘三高’行业和生产工艺,这类产业我们要坚决淘汰,就地关停退出。”

产业调控的标准何在?两大目录提供了准绳。张伯旭介绍,本市将以《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和《北京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为红线,调控产业增量和存量,强化市区两级协调配合,从企业登记、项目审批两大入口确保禁限项目“零准入”,不符合首都功能的行业和生产工艺坚决退出。

“下一步我们还会同市发改委修订新的禁限目录,按照‘只紧不松’的原则,完善现有条目、增补新条目、扩大条目禁限范围、调整条目适用功能区。”

此外,相关政策也将在产业疏解中发挥引导作用。根据《工业污染企业调整退出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符合条件的关停企业将得到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于调整搬迁的企业,污染企业搬迁政策将给予它们土地转让税收减免支持;差别化水电价格则会形成倒逼机制,促进污染企业就地关停。

自2013年启动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以来,截止到2014年底,全市已累计退出污染企业680家;今年上半年又退出185家,预计到今年年底,累计退出企业将突破千家;到明年年底,将提前一年完成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中退出1200家企业的任务。

“组团”转移企业

为协同发展提质量

距离石家庄不远,河北新乐市的600亩土地上,两年前仍是一片麦田,一年后,这里将崛起河北三元工业园,计划年产4万吨婴幼儿配方乳粉以及25万吨液态奶,形成产销一体化的现代化乳品加工厂。

作为消费者熟知的北京老字号,三元和河北结缘于2009年。2010年,三元更是在石家庄成立了专门的奶粉事业部,三元奶粉就此扎根河北。而2016年投产的河北三元工业园,产能将是现有的4倍。相较于目前奶粉生产的奶源仍是从北京牧场运输而来的现状,未来奶粉生产和奶源地之间的配合将更加“无缝连接”。“目前三元正在河北定州市新建国内最大的单个牧场,奶源进入奶粉生产车间的时间将大大缩短。”

这个投资16亿元的新园区,将成为年产奶粉4万吨、各类液奶25万吨的综合乳制品研发生产基地和物流中心,对加快石家庄市乳粉产业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正如驶上快车道的三元奶粉,产业协同发展不能凭北京一己之力,必须实现京津冀三地联动的工作局面。天津、河北各有自己的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因此要因地制宜开展产业对接。

张伯旭表示,北京将主动加强与天津、河北经信部门的对接,积极参与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合作机制,着力在产业协同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类似这样的产业对接活动,2014年以来已组织50余次,张北县庙滩产业园IDC项目、北京现代四工厂等多个项目都是对接活动的成果。

“企业将生产能力转移出去了,并不表示我们不管了。我们目前正在探索组团转移,这样能提高产业转移的质量,将企业扶上马、送一程。”张伯旭介绍。

今年1月落户河北沧州的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园,在“组团入驻、统一规划、集中监管”的建设管理模式下,尝试突破现行的医药产业监管政策,实行异地监管。首期拟入园企业22家,涉及总投资61亿元;康辰制药、普瑞东方、协和药厂等10家企业集体开工建设。张伯旭介绍,企业将生产环节放在河北,可以解决原料药缺失、供应不足的问题,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而在产业扶持资金以及药品监管等方面,又可享受北京生物医药企业同等待遇。“北京的科技资源优势加上河北的低成本优势,组团转移,优势更大。”

“未来我们还将面向京津冀推动组建大数据、可穿戴设备、健康医疗、工业机器人、通用航空等领域的产业联盟,推出一系列关键技术和重大专项成果转化平台,优化产业布局,扮演好北京在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中组织者和引领者的角色。”

聚焦“智能制造”

为科技创新增能量

产业都疏解走了,北京还会留下什么?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和非优势产业,就像剥白菜帮一样,留下的“白菜心”,就是高精尖产业体系。

几个月前上线的中航联创平台,就是产业体系中的代表之一。

今年3月31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工业)在北京宣布,中航联创平台——“爱创客”正式上线运行。这是“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之后我国启动的首个大型产业互联创新创业平台。该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互联网+开放创新+研发协同+智能制造”的开放式创新和联合创业平台,解决创新创业要素互联互通问题,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全流程的创业O2O服务。目前,平台聚集创客用户3.5万,已挖掘和正在培育项目13个。

哪些产品和产业属于高精尖产业体系?创新前沿产品、关键核心产品、集成服务产品、设计创意产品、名优民生产品,是需要引导市场聚焦发展的五大类产品。集成电路、信息安全、4G移动通信、大数据与物联网、智能制造装备、新一代健康诊疗、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则是要实施产业生态建设工程的“八大专项”。

“为了完成从‘在北京制造’到‘由北京创造’的战略转型,我们把智能制造作为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精尖经济结构构建、京津冀产业协同的重要抓手予以推动。”

在今年国家立项的43项智能制造标准中,本市相关单位牵头实施的有23项,超过总数的一半;在京聚集发展的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创新研发机构有十余家;国家机器人检测认证等平台获国家支持并开始建设。

张伯旭说,北京的定位是科技创新中心,本市将要抓住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契机,聚焦“智能制造”业发展,为北京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北京日报     201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