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室:社区里的“稳定器”

朋友以为小艾(化名)只是情绪不好,却不知道他半夜从家跑到学校教室里跳舞。辞去工作的一段时间里,小艾几乎不和人说话。家里人也以为他只是心情不好,偶尔还责备他太懒。

很难想象,现在已经在一家外企上班的小艾,一年前还徘徊在心理崩溃的边缘。

“幸亏在社区里知道有心理咨询这回事,不然儿子就废了。”小艾父亲一次偶然参加社区的心理讲座,感觉需要给孩子“开导一下”,于是带着儿子到了东四街道办事处的社区文体中心,这才发现了问题所在。

刚开始咨询的时候,小艾要么不说话,要么滔滔不绝不容别人插话,表现出典型的双向情绪障碍。“已经是精神病边缘了!”心理健康服务站的心理咨询师透露这一初步判断结果时,着实把小艾父亲吓了一跳。

在社区心理咨询师建议下,父亲带着儿子去了安定医院,确诊已经出现躁郁症。小艾进入自我封闭状态,情绪低落不爱交流,白天不出门,有时在深夜又控制不住要跑出去——这些并非任性,而是他的神经内分泌等方面出问题了。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咨询师王承进配合开展了入户心理辅导,家人也将注意力更多从妹妹身上转移到了哥哥小艾这里。上个月,小艾找到了一份外企的技术服务工作。

“社区里开展心理咨询,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疏导居民不良情绪,作为健康服务前端,还能消除安全隐患。”已经进站工作两年、来自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的王承进说。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站设在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体育文化中心四楼,每天开放,有专门社工提供音乐放松、情绪宣泄、计算机心理测评等服务,专业咨询师每周去两次,提供团体咨询和个案咨询服务。社会变化快、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对精神生活需求提高……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主任李晓童表示,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相关的服务正成为社区居民的刚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心与街道共建的心理健康服务站在2013年8月8日正式挂牌。运营两年,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最大的收获就是社区里纠纷少了、可防性治安案件几乎没有出现,其中总院社区的可防性治安案件实现“零记录”。

最让王承进欣慰的是,心理咨询、精神健康这些字眼,在居民心里再不是避之不及的了。放在两年前,居民来心理服务站,在一楼坐电梯时都要选没有人时再上来,到了4楼,要是看见有人或听见有脚步声,经常装作走错楼层扭头又下去了。

从去年到现在,服务站已经接待个案心理咨询超过90人次,王承进平均每天都要接待两名以上居民。不少居民电话预约后,在电梯里遇到其他居民也不再避讳,会说“找人聊聊心里不痛快的事情”。此外,不时还有朝阳门街道、建国门街道的居民慕名找上门来咨询。

这种转变,得益于服务站近两年来坚持每周开展团体心理讲座活动,每月进社区开展活动,并通过街道社区报开设专栏进行心理健康普及。“每次团体讲座结束,都能围上十几二十人。”王承进说。

从缓解老年人孤独感、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再到配合开展劝导“禁烟”、为文明引导员减压、引导社区文明停车……心理咨询用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改善着社区环境。

记者手记

正视居民心理健康需求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温饱阶段需要生理、安全等生存需求;在小康阶段,人们就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等归属需求。特别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心理不适。在生存需求无忧的同时,人们对自己于这个时代的归属也会显得迷茫。实践也显示,只要抛弃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成见,人们对此需求其实是非常迫切的。按照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正是正视人们归属需求的阶段了。

东四街道与专业机构合作,由固定咨询师开展服务,团队带动个体咨询,让心理咨询真正被普通居民接受,并提供了成功的样本。激发真实的需求,提供有效的服务,是心理咨询在街道、社区落地生根的最快捷途径。

北京日报     201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