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业勾起"伤心事"?成了家长的"灾难"?
老师有话说
孩子“学步” 不妨扶一把
对于家长的各种“吐槽”,已经有着十多年教龄的关老师表示可以理解,毕竟大多数家长都不是全职,有着自己的工作和压力。在与家长的接触中,关老师也发现,还有一部分家长的观点是:来自学校的一切任务都是孩子的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完成。
但在关老师看来,家长在“吐糟”的时候也不要总是站在老师、学校的对立面,不论是老师、学校还是家长,都有着一个共同目的,那就是孩子能在历练中得到成长。就像孩子刚开始学步时,家长总要扶着孩子去练习,而现在的这些实践活动,就是孩子的另一种“学步”,家长不妨还是扶一把。低年级的时候也许家长参与得比较多,但正是有了这种示范和指导,孩子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就能放手,而在放手的时候,家长自然能够看到孩子的成长。
专家评说
家长先放下功利心
南京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台咨询师文清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在平时的咨询中也时常能听到家长类似的抱怨,在她看来,很多时候是家长把问题复杂化了。暑期的各种实践活动,本意是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但不少家长是冲着评选去的,如果完全放手让孩子去做,结果可能“一塌糊涂”,所以家长只能劳心劳力一手包办,没精力、没资源包办的家长自然会觉得满腹牢骚。
在文清看来,与其抱怨不如回到初心,如果家长愿意参与其中,就给予孩子一些帮助,如果不愿意,就放心交给孩子去做,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文清特别提醒,家长千万不要口是心非,一边抱怨一边又忙得颠颠的,这种不一致的行为孩子会“有样学样”,这就得不偿失了。
妈妈成了“手工艺人”
家长故事
“先别说小学了,3年幼儿园就把我练成民间手工艺人了。”孩子在河西一所小学就读的孙女士笑着说,3年幼儿园,年年春天做风筝,春节做花灯,不定期的还有种子画、树叶贴画,3年下来自己俨然成了手工艺人。原本以为到了小学能轻松一些,没想到类似的活动一点不少,“小学6年再练下来,我就成大师了。”
在孙女士看来,其实每个孩子都各有专长,有的孩子爱画画,有的孩子唱歌好,类似的活动“一刀切”的确有些不合适,最终的结果就是家长帮着孩子应付老师布置的任务,意义不大。
孩子在活动中成长
“我挺支持孩子参与这些活动的。”孩子已经上四年级的孙女士说,自己的孩子就是雏鹰假日小队的小队长,第一年组织假日小队活动的时候,的确是自己一手包揽,孩子们只要参与活动即可,但经过一年的历练,今年暑期的活动自己有意识地放手让孩子进行联络、组织,“全队8个队员的电话打下来,我明显感觉她与人沟通越来越顺畅,而且队员们要准备什么,集合时间、地点,孩子都考虑得很周到。”
手册将成毕业纪念
“我的孩子原先非常内向,但几年的活动历练下来,她已经变得非常开朗而自信。”在刘女士看来,这都得益于孩子每年假期参与的各项活动。刘女士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孩子平时的学习任务比较重,也只有假期能稍微挤出点时间,所以自己就抓紧一切机会带孩子多多接触大自然,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刘女士坦承,能“拿得出手”的雏鹰假日小队的手册,肯定需要家长的帮忙与付出,但她觉得,只要孩子能得到锻炼就值得,而且这些手册在孩子毕业后,还能成为非常有意义的纪念册,这是用钱买不来的。(扬子晚报记者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