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属医院医护首次“组团”援藏

为促进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央决定从今年起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按照结对关系,北京市属医院对口援助拉萨市人民医院。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医管局了解到,首批医疗队将由一名医院管理干部和妇产科、消化内科、儿科、心血管内科等4个学科14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将于今日启程进藏工作。

按照市委组织部、市卫生计生委要求,市医管局党委周密部署,结合各医院专业特点制定了3年援助工作方案。据介绍,在援藏医疗队的报名中,各医院符合条件的医护人员报名踊跃,仅仅一天半时间,管理干部岗位全系统有33人报名,专业技术岗位有近百人报名。经过筛选,最终确定了北京市属医院“组团式”医疗队15人名单,业务范围覆盖妇产科、消化内科、儿科、心血管内科等4个学科。

“这次接到任务特别急,一天的时间就要确定名单,科里有的家里孩子小,有的老人有重病。我十年前援过疆,我有经验,我去!” 北京妇产医院妇科肿瘤科副主任徐小红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自己依然记得,当年新疆和田由于经济落后,不少人看病需要坐着毛驴车跑上几百公里,“人均年收入仅三四百块钱,看病在那里是大问题”。

“到了西藏,并不需要搞什么高精尖,就是踏踏实实做好基础建设,把当地医生培训好。”徐小红表示。和徐小红一样,地坛医院的管理干部和医务人员,第一轮报名就有44人主动要求前往。据地坛医院陈航书记介绍,除此次派出的消化内科高年资主治医师外,医院还将建立专家微信群,在后方从专业角度对疑难重症病人提供会诊。

除一线医疗队员外,此次市属医院“组团”援藏队伍还派出了妇产医院院长助理于亚滨作为管理干部前往拉萨市人民医院担任挂职院长,她将参与医院的行政学科建设等工作。“希望能把北京的优质技术学科包括服务理念带到当地,同时为我们这支医疗队伍提供平安和各种保障。”于亚斌表示。

探访

藏民眼中的“卓玛” 两次援藏仅仅相隔10天

“待得久了,和当地人结下非常深的感情,都舍不得走了。”首儿所普外科主任侯文英刚刚结束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回到北京休息了仅有十天时间,又报名了此次援藏任务。

藏区有很多孩子先天患有髋关节脱位,小孩子走起路来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但由于对医学比较陌生,很多牧区家长直接给孩子办了一张残疾证,却根本不知道要带孩子进行治疗。

“通过我们长时间的宣传,好多家长知道了孩子满月的时候就来筛查,如果确实患病,会主动带孩子到医院治疗,加上当地政府的支持,很多孩子手术非常成功,这可能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一年的援藏让侯文英主任在当地收获了不少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热爱和尊敬。“有一次我们去看望曾经治疗过的患者,要离开的时候,所有的家长和患儿都站在门口朝我们招手,让我很感动。”侯文英告诉北青报记者。“在当地,很多病人都把侯主任称作卓玛,也就是女神的意思。离开之前,她还大哭了一场。”首儿所刘中勋书记告诉北青报记者。

然而这位“女神”却没有机会长时间地陪伴在女儿身边。就在昨天,侯文英上大二的女儿主动要求妈妈来自己的实习单位看看自己,而今天,侯文英就将离开北京,再次前往西藏。据了解,目前首儿所已与拉萨市妇幼保健院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在拉萨成立了儿科高原研究站,希望通过研究和筛查,来普遍性地解决藏区儿童面临的生长发育和生理上的疾病,进行控制和救治。

北京青年报     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