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奖带动古医书火爆 中医拥趸热追
随着屠呦呦获诺奖的消息传遍世界,那本神奇的古医书《肘后备急方》也突然火爆起来,成为中医爱好者们追逐的热点。
三年前,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的著作也曾在各大书店、网站上火爆一时,一些热门书甚至卖断了货。诺贝尔效应如今在屠呦呦身上再次显现,只是屠呦呦是科学家,研究的青蒿素也是非常专业的东西,她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本来就很少,书市上能够买到的也就是《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可这本书也是医学专业领域内的著作,除非专业人员,普通读者根本无法读懂。于是乎,新闻当中出现的另外一本书《肘后备急方》便出其不意地火了起来。
虽然网上由屠呦呦获奖再次引发的中西医之争打得不亦乐乎,而且很难得出谁胜谁负的结论,但中医拥趸者们还是很快就开始了对中医药方的追逐。
公开的资料显示,《肘后备急方》是古代汉医方剂著作,为东晋时期葛洪所著,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书中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以及恙螨等的描述都属于首创,尤其是倡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被认为是中国免疫思想的萌芽。
有趣的是,《肘后备急方》本身并没有特别突出用青蒿治疗疟疾这一药方,但屠呦呦和其研究团队研制成功后,这本药书也以此为卖点,在封面上大字标明“国家一类药物‘青蒿素’就源自该书治疗疟疾的一首单方”。昨天,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门口的书店里,一个年轻的姑娘围着书柜转了一圈,似乎要找什么书,后来又拿出手机,指着一篇报道屠呦呦获奖的新闻,问售货员:“有这个《肘后备急方》吗?”可惜的是,售货员说这是一本很老很老的书了,店里没货,女孩只好失望地离开。在淘宝网上,这本书从昨天开始也突然升温,过去很长时间都没有销量的书店,从前天下午开始,销量陡增,几家书店都有几十个订单。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
结合现代科技发展传统中医药
伴随着屠呦呦的获奖,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之争硝烟再起,从获奖消息传出后,中西医的拥趸者们就各执一词,争得不可开交。中国中医科学院昨天下午就屠呦呦获奖一事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院长张伯礼也被问到了这个问题。
张伯礼说,中医药有几千年的历史,是老祖宗给留下的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宝库,有很多东西都值得后人深入挖掘。但是,张伯礼也坦言,中医药毕竟是几千年前留下的东西,现在研究必须取其精华,同时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方法,把二者巧妙结合。“中医原创的思维、原创的经验和现在的科技结合,就是原创性的成果。实际上,青蒿素的研究就是这条路径。”张伯礼表示,“屠老师得奖对我们研究的方向和策略是个鼓舞,我们会更加大胆、深入地提取中医药的精华,更加大胆地结合现在的科学技术,作出更多贡献,解决更多问题,不但服务于中国人民,也服务于世界人民。诺奖的大门已经打开了,中国科学家们会不断去冲击,会不断有人获得这个奖项。”
“目前对我们误解的地方太多。比如某些人本身对中药并不了解,讲很多不负责任的话。”发布会上,张伯礼呼吁社会给中医药一点时间,让中医科研工作者静下心来努力去工作,拿出过硬的、可信的证据,就会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在他看来,中医被广泛认可,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屠呦呦的获奖,还引来了对国内院士评审机制的质疑,认为院士评审过多地关注论文而不是实际贡献。对此,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张伯礼遗憾地说:“青蒿素的成果在国内外一直是被公认的,屠老师个人却很长时间没有得过大奖,或者说得到一个应该有的名分。”他认为,申报院士的标准应该是个“品”字,最上的“口”字是事业,下面两个较小的“口”字是发表论文和得奖。“论文和奖一定要托起这个事业,在干出事业的时候捎带发几篇论文,捎带得几项奖。不能唯论文论,更要看到一个人实际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