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难觅老北京风情 200余家店仅12家带京味儿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刘路朱天龙)南锣鼓巷,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记录着几百年的历史更迭。作为著名景点,“十一”黄金周第二天,这条长不到800米的巷子的客流量就达10万人次。
游客们发现,一路摩肩接踵,多见各类文艺小店和服饰小吃,时不时让人有种身在厦门鼓浪屿的错觉,老北京特色却难以察觉。旧时王府豪庭的繁华已随时光而去,而如今传统胡同生活的痕迹也一点点被抹去。
今年4月份,南锣鼓巷“落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市人大城建环保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南锣鼓巷之所以落选,是因为“商业味儿太浓了,原有特色没有得到原汁原味儿的保护”。
探访
800米小巷走半小时 印象最深的是美食
据北京市旅游委统计,10月2日,北京市南锣鼓巷游客流量已经达到10万人次,游览舒适度大打折扣。
前天下午,南锣鼓巷里仍是人山人海,游客们举步维艰。一些大人刚刚走进巷子便连忙嘱咐孩子“不要乱跑,跟紧点儿”。情侣们则拉紧双手,避免被逆行而来的人群冲散。
拍照合影的青年人,店前排队的顾客,举着小吃、饮料大快朵颐的孩子,让人群前行的速度减了又减。时常有反方向通行的游客见缝插针挤到顺行人流中。如果遇到东西向胡同有穿行的车辆,双向队伍便都停滞不前。
记者从南锣鼓巷南口进入后一路向北行进,一路下来,即便没有购物、拍照,这不到800米长的胡同也花费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才终于走完。
然而一路走下来,一些乘客却失望而归。徐辰和同学来京旅游,因为攻略里南锣鼓巷上榜次数多,她们满怀希望而来。在这条巷子挤了一个多小时后,她印象最深的却是一家奶酪店和一家卖创意T恤的店,因为“来之前朋友极力推荐过”,而同学的记忆则定格在“很多好吃的”上,“说好了来体验老北京风情,却有种身在厦门鼓浪屿的错觉”。
游客民居寻京味儿居民不堪其扰贴告示
除了美食,也有一部分游客是奔着这里众多的名人故居而来,例如国画大师齐白石、文学家茅盾、蒙古亲王僧格林沁、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等等。
遗憾的是,这些故居有的已经变成了民居,一些故居也并未每天开放。位于后圆恩寺胡同13号的茅盾故居,虽然大门上特意贴着了“全年开放”的告示,但逢周一会闭馆。
故居古迹难求,一些游客“转战”附近胡同,希望从民居的红砖灰瓦、朱漆门庭上,感受下老北京的韵味。但不少民居的院门上都贴出了“私宅、谢绝参观”的通知。
住在北兵马司胡同29号的居民告诉记者,随着南锣鼓巷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外地游客到院子里参观、拍照的情况也愈加频繁。
“老有进来参观的,实在受不了了,要是别人天天跑你们家里参观去你也不乐意不是,而且我们也得考虑安全问题。”居民们称,无奈之下只好贴出谢绝参观的字样。
调查
标“老北京”店铺少 有的还兼卖盐酥鸡
今年暑假期间记者曾在多个周末来到南锣鼓巷,当时的游客以学生群体居多。大多数游客从南口进入巷子,因为刚进南口处的路东有四家卖饮料和小吃的店铺,有的游客便左手冷饮、右手鸡排开始南锣鼓巷参观之旅。
记者从南数到北,仅南锣鼓巷主街的东西两侧,店面大大小小超过200家。这里的各色招牌,流行以某个人物而命名。例如海小姐的玫瑰饼、小新的店、比利时男孩薯条等等。从名字到内容,尽管都和老北京特色没什么关系,但生意大多都十分火爆。
南锣鼓巷店铺统计
●酒吧餐饮店( 90家) 卖鸡排、丸子烧等小吃的超过一半;
饮料店16家,光是冻酸奶店就有3家、同一 品牌的饮料摊位有4家;
各式餐吧、咖啡吧、酒吧、饭馆有20余家。
●服装、化妆品店等(48家)
●其他店铺(85家) 包括生活杂物、饰品、玩具、陶艺等;
生活馆和饰品店加起来接近半数。
说明:由于一些店面没有明显的分隔,所以店铺数量为约数。
200余家店铺标注着“老北京”字样的约有12家,有店面也有地摊。包括老北京布鞋、手工剪纸、文玩、特产(点心、酸奶、烤鸭等)、酸梅汤、大碗茶、奶酪等;地摊上出售的有糖人、卷烟等。
不过有的店面挂着“老北京”字样,卖的商品里还有盐酥鸡。就连以老北京四合院为招牌的“南锣人家”馆子里,也掺杂着天津包子、武汉豆皮等“外来户”。
回忆
居民:店铺多了“老街坊”少了 胡同的安静闲适没了
南锣鼓巷主街两侧各有八条胡同呈东西向辐射,这些胡同里曾住过齐白石、茅盾等文化名人。如今则是老北京与新北京人共同的居所。
林奇(化名)在这里出生、成长、组建自己的家庭。在他看来,这条巷子早已不是当初的南锣鼓巷了。
早年间这里就是居民区,陈旧却也安静,老百姓过的是典型的胡同生活。“要说有什么特色,也就是中戏外面当时有个小饭馆,经常有学生在里面开小灶,但是面积特别小,只能放几张桌子。后来,这里又有了一家酒吧。”
这家酒吧叫“过客”,1999年在这里安营扎寨,至今已经过去了16年。起初根本没什么客人,“那会儿哪儿讲究去个酒吧呢。”除了“过客”,最早一批出现的还有“创可贴8”、“火山人”等几家店。
到了2008年,南锣鼓巷一下子就“火”了,商铺和游客数量明显增加,而理发摊、包子铺等“老街坊”却开始慢慢消失。
每逢节假日,此地的客流量就猛增。据媒体报道,2005年到南锣鼓巷旅游观光的国内外宾客还不到6万人次。2009年,南锣鼓巷的客流量累计达到了160万人次;2013年时,南锣鼓巷的日均接待游客量达2万人次,端午节小长假期间达到10万人次,数量直逼故宫。
在北兵马司胡同居住的胡女士看来,老北京胡同最精髓的地方就是安静、闲适,但现在更多的是嘈杂和喧闹。以前夏天晚上,居民愿意开个窗通通风,但现在,酒吧里的声音直冲进屋内,基本都持续到半夜以后。
骤增的客流量也是个问题。胡女士说,每到节假日,如果开车从巷子南口往家走,甚至要花上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自行车根本骑不动,只能推着车和游客挤着走。“后来干脆我就不走南北口了,绕道别的胡同回家。”林奇的爱人说。
居民居住的环境也不同了,现在随着老住户搬离、新住户入住,以前院子里的石狮子、假山,渐渐地也很难见到了。以前讲究在同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两边,如果院子坐北朝南,从胡同通向院子的那条道应该在东南边,如果院子坐南朝北,则要靠西北边。但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了严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