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前三季GDP数据公布 经济发展质量总体向好
信心建立在未来经济发展新支撑、新动力上
支撑一:服务性消费拉动作用突出。1-3季度,服务性消费增长10.8%,快于商品性消费4.3个百分点,对总消费的贡献达到6成以上。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移动互联带来的消费模式的新变化,服务性消费的增长潜力巨大。
支撑二:高端服务业引领经济增长。我市服务业占比还有提升的空间,纽约、东京、巴黎等世界城市服务业比重都在85%以上。服务业内部结构还会进一步优化,金融业已取代批发零售业成为服务业中的第一大产业。北京在资本、知识方面的优势对于发展资本、知识密集型的金融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十分明显,未来这些行业的比重还会有所提高。
动力一:改革政策不断释放红利。政府简政放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释放了微观主体活力。1-3季度,全市新设企业15.4万家,其中近三成的企业都是科技服务业企业。说明这些改革措施切实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同时有这么多创业者选择在北京从事科技服务业,也说明对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是认可的。
动力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落实为首都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机遇。协同发展将进一步提高资源和要素的配置效率,目前影响要素流动的行政壁垒正在逐步被打破,区域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动力三:服务业开放试点是北京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机遇。北京成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这对服务业占比较大的北京来说意义重大。“十二五”以来,我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成以上集中在服务业。今年1-8月服务业外商投资同比增长91.2%,占全部外商投资的比重超过95%。
信心建立在消费者、企业家信心上
3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结束连续2个季度各降0.1点后,企稳于108.1,高于上年同季3.1点;9月份,在针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负责人的最新调查中,也有超过8成的企业对未来的企业经营情况看好,分别有86.7%服务业企业和85.2%制造业企业对“本企业未来3个月内业务活动整体水平预计为“上升”和“变化不大”。另外,前3季度,民间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完成民间投资2342.4亿元,同比增长20%,高于上半年6.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