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北神厨北宰牲亭今起免费开放

相关链接

文物展览明代编钟流失百年今首展

此次文物展共展出藏品298件,除了祭器,还有乐器、服饰、陈设,以及佛造像、金册、书画、碑刻等文物,都是从天坛馆藏上万件文物中遴选出的。

最珍贵的当属明代鎏金铜编钟。根据记载,编钟应为16枚,天坛目前仅存此一枚。这枚明代造就的编钟,铜质鎏金,是演奏中和韶月的主乐器,通高26厘米,总重17.5千克。从明永乐皇帝朱棣开始,历代皇帝都是在这些编钟的敲击声中祭天。

这枚编钟曾颠沛流离。100多年前,编钟被八国联军掠走。其中一枚作为战利品陈放在印度一骑兵团军官俱乐部里,当印度陆军参谋长乔希上将知道这枚编钟的身世后,认为印度不该保留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心里一直想着能将文物归还。1994年,在编钟被掠走近百年之际,乔希上将来华访问时交还了这枚由英军掠走的珍稀文物。国家文物局为此专门组织有关专家对编钟进行鉴定,确认为明代所制,并标定为国家馆藏一级文物,交由天坛保管。

此次展览,天坛采用微型恒温恒湿设备及电子升降系统确保文物安全,照明系统则根据文物对光照敏感程度的大小进行调节。

展出的文物还包括《清大驾卤薄图》,21米长的画卷中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乾隆皇帝祭祀时的仪仗;《清太常寺则例》则是一部研究我国礼仪制度的重要典籍。展览中最大的一件文物是长7米、重400余斤的楠木檩,是修缮南神厨时替换下来的残件。

为保护古建,施工人员还在大殿内建造一套独立支撑系统,如同“房中房”,展柜、缆线等设施与古建本体完全“绝缘”。北神厨展厅里还安装了6台触摸屏,可进行多媒体演示。Wi-Fi也被引入古建,游客用手机扫二维码即可使用,还能接收到文物目录、信息等。

古建修缮清代彩绘藏身天花板

在对神库屋顶进行修缮时,施工人员拆除天花板后惊喜地发现,屋梁上竟还有清代彩绘,古韵浓郁。这一发现,使古建中大约三分之二的彩绘被保留了下来,其它少部分内外檐彩绘也都依照清代规制进行恢复,再现清代建筑原有风貌。

北宰牲亭修缮也有惊喜。当施工人员打开水磨石地面后,发现旧时的毛血池、灶坑遗迹,经过清理,灶坑、烟道、水槽形态清晰可辨。其中,灶台长达11米,宽2.5米,设有6口铜锅。每口铜锅直径近1米,深也逾1米多,能盛800多斤水,主要用于当时烧洗涤牺牲用的开水。

责任编辑:李楠楠(QN0006)  作者:袁京

天坛北神厨北宰牲亭今起免费开放
北京日报     2015/11/06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