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创新创业社区落地回龙观

“家近是个宝”。谁不想工作地离家近点、再近点?对于回龙观及周边地区的50万居民来说,这梦想已经不太遥远。

昨天(11月8日),由中关村管委会和昌平区政府联手打造的全国首个创新创业社区在回龙观揭牌。该社区将整合45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方便地区居民在家门口创业。目前核心区一期已建成10万平方米,首批10多家企业已经进驻。

有住房,没产业

“睡城”帽子难摘

作为京北著名的大型居住区,回龙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被人们戏称为“睡城”,也就是晚上睡觉的场所。白天,人们从这里涌向市区,到中关村、国贸、金融街等企业密集的地方上班;晚上,再从市区奔涌到回龙观。每天一早一晚,数十万人流如潮汐般涌动,给市政交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龙跃苑社区的柴宏军也是这潮汐大军中的一员。“每天上班往返,在路上的时间就得花三个小时。”他曾经的工作地点在西三旗,公司是由他和几个朋友共同组建,还在初创期,每天往返奔波对于团队里的每个成员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如何节约宝贵的时间成本,也是令他一直头疼的问题。

这并不是柴宏军一个人的烦恼。据调查统计,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及周边地区有数十个居住小区,聚集了大约50万人口,其中18岁到45岁的人占据了约70%,学历在大专以上的人占到了65%以上。

“这个地区年轻人多,从事互联网等新兴行业的人多,有创新创业愿望和需求的人多。”昌平区委常委、副区长苏贵光介绍,这次与中关村管委会联合打造创新创业社区,就是要弥补回龙观地区产业配套不足的短板,让居民在家门口创业,带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彻底摘掉“睡城”的帽子。

首批众创空间运营

社区喊你“回家创业”

回龙观创新创业社区规划布局为“一核一环”,从图上看酷似一个“回”字。内核为创新创业核心区,分布于回龙观东、西大街,总规模约16万平方米,由分布于街区沿线的各类主题孵化器、企业加速器及众创空间构成。

占地5万平方米的腾讯众创空间是核心区企业孵化机构之一,昨天,该项目正式开始运营。

“就在我们小区旁边,走路才10分钟。”柴宏军所在的蓝鹤设计有限公司是腾讯众创空间首批入驻企业之一。提起小区到公司这段“超级短”的距离,作为创始人的柴宏军喜笑颜开。“这地方刚开始装修的时候,我就来打听了。这两天,公司已经从西三旗整个儿搬过来了。”

离家近,房租等企业运行成本相对较低,这在柴宏军看来,都是不小的优势。不过更吸引他的是这里整体的创新创业氛围,“离中关村不算远,产业孵化器能提供初创企业所需要的一揽子服务。”

眼看家门口变成了创新创业社区,住在龙跃苑小区的自由出版人周青丰也坐不住了。和三联出版社等单位合作,他打算在腾讯众创空间开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综合型书店,目前相关事宜已经在协商中。

北京日报     2015/11/09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