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逝前绝笔信札亮相 专家:填补研究资料空白
专家 三封信札最具价值
第一封·逝前五日信札 弥足珍贵
内容:提及了徐勤、徐良父子,徐勤是康有为弟子中之佼佼者,信中写“待善伯之厚如此,此君勉数十年忠诚所致”即可见康有为对于徐勤之忠诚是甚为感念。
解读:最为珍贵的是康有为去世五天前的信札——“致伍宪子信札一通二纸”。贾英华表示,该信札是目前发现的康有为生前的最后一封信件,其中时间、地点等都有详细记录。从这封信中可以得知康有为去世前的生活情况,这对于撰写康有为传记的学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据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书画部负责人陈永铎介绍,该信封邮戳上写有“16.9.24,北海”,这表示该信件是民国16年(即公元1927年)9月24日寄到北海的。
贾英华表示,从封文可知,此信是康有为从青岛福山路的家中寄出,此信落款中写着廿三日。
根据康有为年谱可确认的是,1927年农历二月五日,康有为的七十寿辰在上海度过。农历二月十五日,他从上海搭船前往青岛,农历二月廿八日病逝于青岛。从这天算起,康有为生前在青岛的时间最多不过13天。此信正是写于廿八日逝世前五日,故而是十分珍贵的记录。但此信为何9月24日才寄达,缘由不得而知,但或与地址写错有关。
第二封 ·首次更名为“甡” 另有含义
内容:谈及弟子张伯桢刊刻《伪经考》一事。康有为曾委托张伯桢在北京琉璃厂开设“长兴书局”经销图书,刻印发行康有为的著作数百种,直到康有为逝世。康有为毕生著述的广为传播,在晚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张伯桢。
解读:第二封具有价值的信札为“致伍宪子信札一通一纸”。贾英华表示,该信札的重点不在于内容,而在于落款的“甡”字。
1917年康有为参与张勋复辟失败后,将本字“更生”改为字“更甡”。贾英华表示,“甡”的意思为重生,康有为将其解释为“从前种种只做昨日死,今日种种只做今日生”。
贾英华表示,康有为改名为“甡”,表达出了一种不为人理解的心情、渴望重生的意思。
康有为推崇君主立宪制困难重重,借此字表达对未来的期盼。
很多人都不会注意落款的名字,而恰恰是这不被人注意的细节,也正是这封信札最有价值的部分,该信札也因此具有了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