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办专场招聘会为村民再谋职
北京新机场选址就在北京南部边缘的大兴区,建机场意味着征地拆迁,生活在这里的祖祖辈辈种地的村民们可高兴坏了。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七年。等待的这几年生活不进反退,对村民来说是煎熬,但对政府来说,则又是一个考验。
在大马坊村,老马这七年基本上就干了一件事——守着这院子,守着自己抢盖的这十几间房子。村里像老马这样的人还不少,一听说要拆迁,村民们都着急忙着卖东西。农活不干了,连农机具都给便宜卖了。有的村民家里没有农机具卖,把暖气都拆了卖了。农机具卖了,以前种的果树等经济作物也不管了,一些田地慢慢就荒了。闲来无事,老马和这些街坊四邻的老伙伴们爱到村头的麻将馆打麻将,一双双耕田劳作的巧手,就这样变成了打麻将的熟手。
其实,从2008年开始,大兴区政府一边争取新机场项目、配合选址、环评等各项前期工作,一边就开始组织招聘会。整个区级层面重点企业的资源,为当地的老百姓解决就业的岗位。59岁的老马终于有一天也加入了找工作的队伍。考虑到那些年纪大,或者没什么技能,不好找工作的人,区里整合了一些定点培训机构和民办职业学校,给村民们进行定向专业培训。育婴班、面点班、叉车班,培训全免费,老百姓愿意学什么就教什么。七年来,拆迁区的村民有将近一万人找到了工作。
年龄偏大的老马没有任何技能,工作实在不好找。大兴区人力社保局又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以政府出资来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推出一些公益性岗位,比如护林员、交通协管、环境保护人员,像老马这样都可以吸纳在这些公益性组织当中,进行就业。
北京晨报 20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