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新成果揭秘春秋时期郑国史
4月16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召开,清华简第六辑正式发布出版,参与发布会的学者们迫不及待地阅读研究手中的成果报告。
像美剧一样,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再推出新成果。上周六,《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公布,整理的5篇文献记录了春秋时期郑国、齐国、秦国和楚国的历史。其中《郑武夫人规孺子》揭示,郑武公曾在卫国居住3年,这段历史传世文献中均无记载,为后人研究郑国历史提供了新视角。《子产》一文则详述子产所作刑书的内涵与结构。
修正郑国东迁起始年限
本次的5篇文献中,有3篇讲述郑国历史。其中《郑武夫人规孺子》简,提到了郑国的郑庄公。
对于郑庄公,许多人是通过中学课文《郑伯克段于鄢》知道他的故事:郑庄公设计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共叔段欲夺国君之位,后被庄公讨伐。因怨其母(武姜)偏心其弟,郑庄公将之迁于颖地,后经人劝说后,与母重归于好。
《郑武夫人规孺子》中的“孺子”即郑庄公,讲述郑国第二代国君郑武公逝世后,夫人武姜对她的儿子郑庄公进行规诫。当时,郑庄公仅13岁,武姜告诫他,三年之内不要亲理国事,要把朝政委托给大夫。她认为郑国的大夫们值得信任,如遇大事,庄公应与他们共同谋划。
因生庄公时难产,武姜并不喜欢这个长子,联系《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所记录的“过节”,本篇中武姜对儿子是否也隐含类似的感情,值得寻味。
简文中还有一处重要史实,现有文献均未记载,“吾君(武公)限于大难之中,处于卫三年,不见其邦,亦不见其室。”这里是指,武公曾有三年不在他父亲建立的国家,而是居于卫国。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分析,根据现有文献推测,武公在卫国居住可能是在嗣位之初。
听闻这段史实,北京师范大学晁福林教授很感兴趣,他在会上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有文学家把郑国的历史改编成小说或影视剧,可能比《芈月传》还精彩。”
《郑文公问太伯》则记录了郑国公族太伯规诫文公的言辞。
李学勤指出,学界一般认为郑桓公早卒,郑国东迁实际是从第二代国君郑武公开始,而《郑文公问太伯》则明确记载郑桓公就已经“获函、訾”、“克郐”,开始东迁启疆的进程。在他看来,这一记载揭示了两周之际郑国开国的真实面貌,也将为春秋早期历史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填补春秋50年史料空白
同为记录郑国历史,前两篇为纪事体,《子产》则是“论文”,它是关于郑国名臣子产道德修养及施政业绩的论说。全篇可分为十个小段,从圣君如何利民自勉,做到君民相互信任,讲到子产执政,如何“自胜立中”“助上牧民”。文章有较强的思想性,体现浓厚的儒家气息,可见孔子称子产为“古之遗爱”,确有渊源。
子产系郑国名臣,他所作的刑书在春秋历史上具有非凡的改革意义,但目前人们对刑书的内涵和结构知之甚少。此篇简文中则有详细叙说,比如“乃肄三邦之令,以为郑令、野令,导之以教……”
在此前公布的清华简《良臣》一篇,特别突出郑国的良臣,列举了“子产之师”和“子产之辅”。李学勤指出,清华简中有如此多的篇目内容涉及郑国,是否暗示这批文献是由郑国传入楚地,或者竹简作者与郑国有特殊关系,值得深思。
《管仲》是一篇阐述治国之道的论文,与齐国历史有关,通篇以齐桓公与管仲问答的形式展开,共十二组问答。
《子仪》记述秦、楚史事,讲述秦晋殽之战后,秦穆公汲取教训,为对抗晋国,转而谋求与南方的楚国联盟,释放长期囚禁在秦国的楚国重臣申公斗克(字子仪),举行隆重的典礼将其送回楚国,以此向楚成王示好。
简文叙述的便是穆公送行时的种种情节,穆公和子仪的外交辞令多以诗歌和譬喻的形式,表达了秦楚勠力同心的合作意愿,这些语言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作为研究我国春秋历史的主要文献,《左传》记事的起点是公元前722年,而学界公认的春秋时期是从周平王动迁的公元前770年算起,期间相隔近50年鲜有记载,清华简第六辑即填补这段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