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开幕 荟萃百余珍品
6月21日,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民族记忆精神家园——国家珍贵古籍特展”正式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每周二至周日对公众免费开放。
一百余部珍贵古籍在展览上亮相,其中不乏第五批新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品。比如失踪了70多年、几年前才在河北大学图书馆发现的玄奘徒弟窥基的著作《因明论理门十四过类疏一卷》等在展览中亮相。
“实事求是”最早源自《汉书》
《汉书》《礼记》这两部古籍很多人都知道,却未必有几人真正读过。现在大家经常使用的词汇、概念乃至深深刻在脑海中的哲学思想,其实最初都源自这些古籍。
本次展览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更突出“从中华传统典籍中汲取历史智慧”的时代性要求,着重体现了蕴含在典籍中的文化基因和历史智慧如何为今天所用。
展柜里,一册《汉书·河间献王传》静静“躺”着,翻开的一叶上,用红色细线重点突出了一句话“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这便是“实事求是”一词最早的出处。国图古籍专家林世田介绍,《汉书》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学问要注重事实根据,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后来,湖湘学派的代表曾国藩,发扬经世务实的传统,创造性地将“实事求是”由考据学命题转变为哲学命题,这对毛泽东主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主席在抗战期间讲话和撰文时多次引用这个成语,并从马克思辩证唯物论及认识论的哲学高度,赋予“实事求是”新的哲学内涵,并使其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党的思想路线。
“小康”出自《诗经》
相邻的展柜中,还展出了康有为亲笔书写的《大同书》。虽然修改之处非常多,不过细细读来可以发现,在这篇《大同书》中,康有为设计了一个与当时的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理想“大同”境界。而“大同”一词便源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
显然,《礼记》中关于“大同”的理想,以及西方的进化论、“天赋人权”等都对康有为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影响。而《礼记》中这篇作品所写的“天下为公”,也是后来孙中山提出的革命理念的基础之一。
林世田介绍,从典籍中汲取智慧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常说的“小康”一词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去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也曾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获得灵感。在展览中《肘后备急方》也特地被安放在明显的位置,供人们鉴赏。
世界印刷史标志性文献亮相
珍贵版本的古籍一向是国家级古籍展览中不可错过的展品,此次展览也如此。
国人都知道,中国是雕版印刷术的故乡,然而这个“发明权”却一直罕有雕版印刷术早期的实物来佐证。就在此次展览上,堪称世界印刷史上标志性文献的三件古籍集体亮相,弥补了这个遗憾。三件作品均为佛经,都是在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由国家图书馆于去年收藏的。
国图版本研究专家李际宁介绍,目前世界范围内所知的最早雕版印刷品,是收藏在英国国家图书馆的咸通九年《金刚经》。而此次展览中亮相的五代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刻本《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印刷时间仅仅比《金刚经》晚了59年,是国内已知有纪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堪称国宝。这件珍品全卷长123.6厘米,高26.5厘米,上面印有经文69行,每行17个字,经过国图工作人员的精心修复,已经拙朴如初。
其余两件珍贵展品,均因没有明确的印刷时间记录,而无法断定准确诞生时间。不过从古籍所用的纸张,以及古籍上的修复痕迹来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为晚唐五代刻本,《弥勒下生经一卷》为五代宋初刻本,也都非常罕见。
修复古籍《发愿书》下月登场
由于展品众多,国家典籍博物馆将于7月21日对部分展品进行一次更换。在第二轮登场的古籍中,一篇寥寥四五十字的《发愿书》最值得期待。
“这份《发愿书》的作者是五代宋初时敦煌三界寺的僧人道真。”林世田介绍,道真堪称民族脊梁。他本是负责管理寺院佛经的僧人。敦煌地处偏远,物资匮乏,佛经得来不易。当看到许多年代久远的写经都有所残损时,他感到这是对法宝的不敬。于是,公元934年,年仅19岁的他发愿要修补这些佛经,并将这个愿望记载下来,流传后世。
国图副馆长张志清介绍,敦煌遗书六万余卷,它们当时为何会留在这些洞窟里始终是个谜。学界有人说是遗弃的,有人说是收藏的,也有人认为是道真在这里修复并储存的。虽然学界的争论还在继续,但这件即将登场的展品揭示了一个事实:对古籍的修复自古以来一直在进行着。那些流传至今的古籍,无不承载着民族文化绵延的脉络。今天,它们能静静躺在展厅里与观众相遇,又是多么奇妙而感人。
相关新闻
古籍修复人才数量
较10年前翻10倍
在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现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特地设立了一面展墙,展示了全国22家古籍修复传习所的师承关系和传承脉络。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介绍,2007年,当国家开展“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时,全国古籍修复人才不足100人,“如今,古籍修复人才已逾千人。这门技艺的传承可以说已经没有问题了。”
以前古籍修复师普遍学历不高,更注重手艺。而现在的修复师基本都拥有高学历,甚至不乏硕士。“这一方面得益于高校教育,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修复培训班、传习所等。”张志清说,在修复人才的培养方面,各个传习所依然注重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传承技艺。
虽然人才多了,但张志清觉得也不能松劲儿,“学习古籍修复,哪怕天天跟着师傅学,大约也要5年才能独立操作。而从独立操作变为大师,没有20年不可能。”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