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件抗战文物讲述英烈故事
7月7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厅里,以吉鸿昌将军英勇就义为原型设计的微缩景观引得观众们纷纷驻足。当天是全民族抗战爆发79周年纪念日,“民族先锋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英烈事迹展”在这里开幕。
昨天,“民族先锋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英烈事迹展”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幕。展览用160幅图片、99件文物生动讲述英烈故事,向观众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抗战胜利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展示了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昨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79周年纪念日。抗战馆馆长李宗远介绍说:“配合中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此次展览重点讲述了50位抗战烈士的事迹,以激励每一位参观者。所有文物都是首次亮相。”
展览分为“抗战英烈名录”“东北抗战英烈”“八路军及华北抗战英烈”“新四军及华中抗战英烈”“华南抗战英烈”五个部分。“知识分子团”血战平西马兰村等经典场面以模型的形式重现。
展厅中,两张抗战阵亡将士家属通知书,满满凝结着烈士家人的记忆。
一张薄透的纸张微微泛黄,钢笔字迹已模糊,但可以清晰认出烈士的名字叫赵振林。他是河北省冀中定县赵家洼村人。1941年11月,他放下锄头参加了八路军,保家卫国。转年5月12日,他就牺牲了,尚未娶妻生子。当时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给赵振林的父亲赵老潘开具了这份阵亡通知书。
通知书上简单介绍了烈士的家庭情况:人六口,房一间半,地二亩,欠外债50元。关于牺牲的描绘,寥寥数语:赵振林烈士参加抗战以来,英勇杀敌,迭著战功,实为民族英雄,军人模范。此次不幸在岳烟战斗中,壮烈牺牲,本部深为哀悼,除妥为安葬,开会追悼,以慰英魂外,并造表抗战阵亡将士证明书呈报政府,请按照抗战阵亡将士抚恤条例酌情抚恤,本部谨向烈士家属吊唁慰问。晋察冀军区注:送各政治部抚委会审核后送政府换取烈士抚恤证。颁发日期为1942年8月。
赵老潘没舍得用儿子的阵亡通知单换取烈士抚恤证,也没换取国家补贴。他把通知书珍藏家中。去年,赵振林的侄子致电抗战馆,表示愿意捐赠这张通知单。
还有一张证书是1983年颁发的。去年,一位老人特意将它送到了抗战馆。
色彩依然鲜亮的证书上写着:曾生远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落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备注里写着,抚恤金是1000斤小米。
证书上,曾生远的一生被凝练成“1892年5月生人,1939年2月与日本鬼子在怀来作战时阵亡”。
“这些记忆体现着民族的气节。”李宗远说,“战争时期,有些烈士的身份信息并不详细,但国家没有忘记他们,在几经核实后陆续为他们的家属颁发证书。他们的事迹也会永远镌刻在每一名中华儿女的心中,永远不会被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