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平稳驶向新蓝海

要疏解,要转型,要推进,要协同。在大潮涌动中,北京的经济像一艘巨轮,正在掌舵者的指引下,坚定不移地前进,航行。

2016年,“十三五”开局。伴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昨天,北京市交出开局之年里上半年的成绩单。去、治、进,成为北京前6个月经济的关键词。

大船调头,巨轮转弯

今年,《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出炉。

这份纲要意味着北京的城市发展将迎来拐点,北京的经济怎么办?有经济学家说,北京将迎来“阵痛”。

要知道,全球经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2008年次贷危机开始,从未再顺风顺水风平浪静。

北京这艘巨轮,要想平稳前行,需要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主动去除“暗礁”。

来自市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显示,非首都功能疏解正在加快推进,其中增量控制效果明显。今年上半年,涉及禁限目录不予办理的登记业务2155件,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新设企业数分别下降74.4%、32.1%、22.7%。

除了对新增企业严格控制外,北京存量调整步伐也在加快。

今年3月,在“动批”打工两年的小惠,拿着攒下来的3万块钱,报了一个英语同传培训班。

“批发干不长久了,我要想个办法在北京留下来。”想在转型中求生的她,自信满满。

而在小惠身后,是城六区积极推动重点区域统筹疏解治理和产业提升。

产业领域,上半年全市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174家,调整疏解商品市场36家,从业人员陆续疏解。

“人口调控正在与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综合治理、城乡结合部改造建设等重点任务紧密结合,推动人随产业走、人随功能走。”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卢彦说,上半年全市常住人口增量和增速均呈现继续放缓的趋势。

3月底,年产能100万吨的长沟峪煤矿一片静谧。这家煤矿的停产,拉开了京煤集团在京煤矿全部关闭的大幕。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煤炭、钢铁、水泥企业纷纷转型升级,率先调头的北京金隅红树林,已经从水泥企业变成了领先全国的专业化处置危险废物的科技环保企业,实现了华丽转身。

北京日报     2016/07/18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