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山村:古村长寿老人众多
因了这股灵泉,此山曾称灵泉山,寺也名灵泉寺,泉水“流经寺中”,后人俗称水峪寺。泉眼在兴善寺东,山麓龙王庙神座下,相距仅1里多路。泉水喷出数尺高,水质清冽。有人依山路引水西流,穿寺而过,再流向山下平原,灌溉一方水土,成为良田。《日下旧闻考》记“县有水峪寺、龙家务庄,旧为耕屯处”,养育了这一带军民。清代平邑选出八景,“灵泉漱玉”名列其中。如今灵泉尚在,只是流量减少,水也改道。兴善寺于1942年被日军焚毁,旧址上还能寻到些许遗迹,残存柱础雕刻精美,还能看到当年寺庙的辉煌。
山顶上还有寺观,当年建有“碧霞元君殿,其后建玉皇殿,山半腰有观音庙,又前为山神庙,其下为回香亭”。如今庙宇已经坍毁,而在寺观的基础上新建了兴隆观,规模比旧制大了不少。
峨嵋山在这一带影响非常之大。旧时,寺观下建有戏楼。每年四月十八日演出剧目,形成庙会,“远近男妇携酒而游者纷如蚁聚”。戏楼周围两边山麓上站满了观众,没有空地,场面何等壮观。庙会不是买卖东西。旧时这里每月四日、九日有集市,规模很大。此时则以听戏娱乐为主,这要比现在的庙会文化了许多。观者不论地域远近,不分男女,齐聚于此,听着山间传来的妙音,饮着自身携带的美酒,那是什么感觉,比现代大剧场自由随性多了。
山景秀丽,山花簇簇,乔木荫荫,色彩满山,四季各有景致。古人多有诗篇吟咏:“是山多翠色,此岭独超群。碧草留春雨,青松冠夏云。”“共道三峨峻,此峰真与群。”景色美好,又有寺庙与道观,人文景观古老,“峨嵋耸翠”便为平邑八景之一。
有了这座名山,自然条件优越,山南有村,也称峨嵋山村,据说唐贞观年间已形成村落。照此说,先有了村子,才在山上建起庙宇。不论先村后庙,还是先庙后村,村子成村很早。翻过这座小山,北面就是山口。明朝永乐年间,为把守山口而建起长城。村子建起峨嵋山营,用来屯兵。向北还建有峨嵋山寨,现称北寨,那里也有城墙遗址,规模略小。一营一寨,共同守卫临近的长城关口。
峨嵋山营分为上营、中营、下营。下营设有校军场,只有上营筑起石墙,建有城堡。城堡东、南、西设三个砖券城门,南门有石额为“峨嵋山营”。字为楷体,双勾,工整俊秀。如今这块石额保存在上宅文化陈列馆。城堡现今三面墙皆无,只存部分北墙。城墙120米长,5米高,全部用巨石砌成。石面并不过錾,间距缝隙也较大。墙面虽不平整,看上去却很坚固。以前墙缝宽大,年久而显松散。而今石块间用水泥勾了缝,更觉得结实,却少了沧桑。
石墙经过维修而平整,上面可以行走跑步。此时能明显看出墙体的切面,墙体宽5米,城的四角建有垛子,墙体更为结实。如今城垛子只东北角尚存,以北墙中间垛子计,西北角缺的正好是垛子。城墙再加上一二十米,就是城墙长度。当地人说,堡是正方形,并说,原来城墙上长满藻,色重而叫黑城。藻现已无,也无黑城之感了。站在城墙上远望,东北就是峨嵋山,山顶上的寺观清晰可见。墙北是小路,路旁是田野。墙南是城里,现为峨嵋山村。
峨嵋山村现今是个800多户的大村。在村支部的办公室,杨书记拿过一张地图。这是村里一位热心人手绘的,用的是中国传统的绘图法,不很精确,能描画出大意。村子很大,南北长3里,东西宽2里,超出了上中下三营的范围,城堡只在地图西北一隅。
井是古时村民聚集的地方,何况又有大树。古树覆盖着古井,汇集了村子现存的古迹。若在上百年前,上午时分,定会有不少村民,或打水或坐在大树下聊天。而此时,这里不再是村子中心,失去旧时景象。
碑首何时移来,并不知确切时间。此时想到了凝聚,令人不解的是,平谷那么大地方,那么多有名景观,为何方圆几里之内,聚起两个平邑八景?
细想,此地有古老的寺庙和戏楼,有精神追求,又有娱乐享受。明人有识之士兴利避害,利用灵泉之水,辟出水田,率先在此地种出稻米,造福一方。因为这方福地,至今峨嵋山村长寿老人众多,出现过多位百岁老人,最大到107岁。此地又处于交通要道,为军事重地,北面山口筑起长城,建有两个营寨。民国二十三年的《平谷县志》把此地作为“名胜”首选,自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