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无人车
办公室门前的地板上,吴甘沙和团队伙伴们设计了未来道路的示意标线,无人车作为连接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停放在当中,这些共同构成了未来人工智能交通的图景。
公司的展示大厅同时展出无人驾驶多功能电动车和带有自动驾驶系统的燃油车,它们都是吴甘沙无人驾驶平台规划的组成部分。
摄像头是无人驾驶系统的“眼睛”,从设计到调校标定工作,吴甘沙亲力亲为。
吴甘沙和伙伴们对即将投入试运行的无人驾驶多功能电动车进行最后调试。
吴甘沙从前的科研专业并不是无人驾驶领域。为了在创业中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他常常会到公司的实验区参与实操工作,给自己“开小灶”。
傍晚,吴甘沙骑着自行车离开中关村智造大街去见投资人。他早已适应了这种创业的快节奏生活。
12月的北京早已冬意十足,晴空下,寒风有些刺骨。在位于房山窦店的高端制造业基地,一辆行驶在园区的无人驾驶多功能电动车格外引人注目。白色的车身和蓝色透明的车顶透着科幻色彩。车内面对面设计放置的沙发座椅如同是把家中舒适的客厅搬到了车上。
车一停,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吴甘沙跳上车抱起显示屏幕,双眼紧盯着显示的数据。他的身旁,合伙人姜岩拿着笔记本电脑研究车辆行驶情况。团队的其他成员也在车的周围进行调试。为了行动方便,他们中的很多人干脆连棉衣都没穿。
这是无人车投入试运行前最后的准备。不久后,园区将成为人工智能交通的试点。为了这个时刻,团队从年初创业开始整整“拼”了九个月。
“我们使用新能源车作为搭载平台,硬件的核心是保险杠下的探头和座椅下的处理器。目前世界上做无人车技术最厉害的是谷歌,他们用2.0的视力在做无人驾驶,包含激光雷达、高精度的GPS、高精度的惯导系统,价格昂贵。我们用1.0的视力,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商用GPS、商用惯导系统。我们的系统有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智商’,产品价位控制在两三千美元以下。买得起的才能赢得市场嘛。”吴甘沙笑着介绍。
创业前,吴甘沙曾担任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院长。16年的时间里他先后从事人机界面和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外人看来他的头上光环无数,但在2016年他毅然选择辞职创业。“1976年的PC技术、1996年的互联网技术使世界完成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进程。近几年,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都在孕育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国家也必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错过了前两个二十年,便要抓住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机会,通过创业为国家做点什么。”
吴甘沙算了一笔账,在北京,一个人一天可能平均有2.5个小时“堵”在了路上,随之而来的是高能耗和交通事故。如果把新能源无人驾驶汽车引入城市的交通系统,人力和资源成本将降低许多,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相应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和前谷歌工程师赵勇、2013年中国智能车挑战赛冠军姜岩一同组建团队,将创业方向定位在人工智能的无人驾驶平台领域。
在吴甘沙的愿景中,未来10年智能驾驶会成为最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无人车将成为人们在家和办公室之间的第三空间。利用一个全局的调度算法,保证每一辆车按照特定的速度和次序运行,就完全可以不再使用红绿灯。由于不需要操作设备,汽车可能长得不再像汽车,更像是一个商业空间,它可以完成咖啡馆、电影院、办公室等各种空间的职能,车将再一次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驭势科技也要成为世界领先的无人驾驶平台供应商。
为了能有更多的机会,吴甘沙把团队的办公地点设在中关村智造大街,研发和试验基地则设在房山。上午忙着技术研发,下午和晚上还要和投资人开会,每天如此,全年无休。为了行动方便,他干脆买了一辆自行车放在楼下。最忙的时候,一天骑车十几公里,见四五个投资人是常事。“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工作,脚踏实地去做好每一件事儿是我创业的准则。但是工作太忙,每周房山和城里两头跑,没时间回家陪孩子,我女儿都快忘了我长什么样子了。”说到这里,吴甘沙一脸愧疚。
目前,吴甘沙和他的团队在研发新能源无人驾驶车的同时,也在研发燃油车的自动驾驶系统。他们打造的无人驾驶平台与智慧城市系统相结合的理念也正在被国内很多城市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