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Home> 这里是北京> 生活北京

医疗合作一年 截流五千患者

发布时间: 2017-01-06 10:36:26  |  来源: 北京日报  |  作者: 郭涛 胡程利  |  责任编辑: 陈训迪

诊疗之变

变“受血”为“造血”

经过一年多的医疗合作,如今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已收治各种特殊病例40余例。“要不是与天坛医院的对接合作,我们是很难有这么多的机会去接触那些疑难病例和前沿技术的。”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秦雪峰拿出一组不久前做过的调查数据。

记者看到:自2015年8月与天坛医院对接合作以来,中心共接收外地转入病例201例,转天坛医院仅11例,减少进京患者5000多人次……新增和住院病人绝大部分被“截流”在了张家口,实现了为首都分流疏解的初衷,分级诊疗作用明显。

相比于神经外科,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原本有着不错的诊疗基础,他们又从医疗合作中得到了什么呢?

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脑科中心执行主任李菁晶的诊室门前,记者遇到了这样一个病例:

某女,30岁,因发高烧持续性癫痫,并伴有血压、血氧、心率降低等症状,反复检查无法确定病因,由于曾有被狗咬伤的经历,被怀疑为“狂犬病”。家人要送她去北京,但其病情及身体状况根本不允许……李菁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判断,诊断其为NMDA脑炎。

“这种病多由腹内畸胎瘤所致,临床上并不多见,即便之前在天坛医院,我也只见过几例。”她坦言,对于多数基层医院而言,准确诊断并处理类似的病例并不容易,放在一年多以前,患者只能被送往北京救治……

内涵之变

由“专科合作”向“深层对接”

“2015年合作之初,我们与先进医疗机构在硬件设施上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医务处长郑紫磊回忆说,第一次神经外科手术时,时任脑科中心主任万伟庆主任医师需要一个支撑手臂用的支架——这在天坛医院属于最基本的手术器械,但在这里却成了稀罕物,万伟庆只能在手臂悬空的情况下完成了那台六个多小时的手术。

“如今可是大不一样了!”郑紫磊说,眼震电图检查、TCD发泡实验和栓子检测、超声引导下精准脑肿瘤切除、功能区及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巨大前颅底脑膜瘤、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复杂椎管内肿瘤、脑干肿瘤手术……这些都是医院根据临床诊疗的要求,新近开展的项目和技术;中心还以北京天坛医院为标准,开通了就医“绿色通道”,并进一步升级现有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了两院间跨区域卫生信息的“无障碍”化。“就在前几天,我们与天坛医院开展了两院间首次急诊远程医疗会诊,成功为一例转移性脑膜癌患者调整治疗方案,使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随着京张医疗合作的深入,我们的管理、服务理念也在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院长办公室,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乔春友感叹,在与北京专家的交流合作中,他们的敬业精神、严谨作风对身边的医护人员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使全院形成了一股狠抓业务、对标先进的风气,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精英团队”。

“与天坛医院对接合作,仅一年多时间,我们已完成门诊诊疗2.2万余人次,住院收治5300余人次,完成手术400余例……”乔春友说,未来,医院还将努力推动双方由专科合作向多学科、综合性更深层次拓展,早日将北京天坛医院(张家口)脑科中心建设成为辐射晋冀蒙的区域性脑科诊疗中心。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