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亿!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揽下梵高名作

 
Comment(s)打印 E-mail 一财网 2014-11-06
调整字号大小:

Read in English

梵高静物油画《雏菊与罂粟花》

梵高静物油画《雏菊与罂粟花》

当地时间11月4日晚,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举行。梵高静物油画《雏菊与罂粟花》以5500万美元落槌(约合3.36亿人民币),加上佣金,以6176.5万美元(约合3.77亿人民币)成交。揽得这幅现代西方重要画家画作的是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这是继去年万达集团在佳士得纽约拍场以1.72亿人民币买下毕加索《两个小孩》之后的又一个重大藏界新闻。华谊兄弟证实,买家确为公司董事长王中军,但因属个人投资行为,不予置评。

得知王中军拍下这幅画作之后,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艺术史家吕澎。“说明中国人在艺术品购买上更有判断力,就艺术史而言,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样的收藏行为,也带有很好的导向性,说明中国买家对人类文明愈加关注,购买真正对艺术史有价值的艺术品。”至于这样的价格是否过高,吕澎回答:“艺术品市场的价格没有是否过高之说,只看买家是否决定承受。”

梵高身前卖出的少数几件作品之一

静物画《雏菊与罂粟花》拍前即为苏富比今年现代艺术专场夜拍中的明星拍品,估价为3000万至5000万美元。据苏富比公司介绍,这是梵高1890年的作品。当年,画家在保罗·嘉舍医生家中完成了这幅作品,仅仅几周后,他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作为表现主义的三位代表人物之一,梵高将其喷薄的感情直接地注入绘画作品。这幅画中,鲜艳的野花表达了画家当时的精神状况正是其标志性创作手法。画面中无拘无束的狂热力量清晰地展现了艺术家画风的巨大转变,而其中的花朵,恰恰来自几星期后他企图自尽的那片田野。

梵高生前并没有收到市场的认可,其艺术造诣在死后才慢慢被发现和认可。但这幅画是一个例外:它是画家身前卖出的少数几件作品之一。

在此之后,目前所知的收藏记录是:于1928年被MoMA首任主席A. Conger Goodyear购入,他将其赠与了其子George Forman Goodyear,而后者再1990年决定将其出售前,将画作60%的所有权赠予了Albright Konx艺术画廊。据资料显示,这幅画作出现于1990年11月14日的拍卖中,当时并不叫现在的名字。据Goodyear在1991年称,他将这幅画作卖给了一家“重要的欧洲收藏”。这幅画作于1928年被MoMA首任主席A. Conger Goodyear购入,他将其赠与了其子George Forman Goodyear,而后者再1990年决定将其出售前,将画作60%的所有权赠予了Albright Konx艺术画廊。据资料显示,这幅画作曾出现于1990年11月14日的拍卖中,但当时并不叫现在这个名字。据Goodyear在1991年称,他将这幅画作卖给了一家“重要的欧洲收藏”。

在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胡光华看来,梵高、高更、塞尚这样的后印象派画家早在民国时期就受到中国艺术界、尤其是留洋画家的推崇。梵高的价值不仅在西方得到公认,对中国艺术史影响也相当大。胡光华亦表示,印象派以后的这批画家,在创作上也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比如,日本浮世绘对后印象派画家印象巨大,他们用色都非常浓烈醇厚,而不是如印象派画家那样采用调和的颜料。而日本浮世绘又受到中国传统书画的印象。”胡光华说。不同于印象派在创作中注重光学对客观世界的影响,后印象派刻画的则是内心世界。胡春华认为,这正是后印象派与中国传统美学的相通之处。

收藏西方经典正当时?

近年来,很多中国收藏家步入欧美拍场,购买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去年,万达集团购入毕加索《两个小孩》,紧接着又买入《戴帽女人》。本报记者随后在对万达集团艺术品收藏负责人郭庆祥的采访中得知,郭庆祥对印象派画作的研究始于多年前,而万达的收藏也未止步于毕加索,塞尚、毕沙罗、高更等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画家,都进入了其收藏体系。

“印象派现在的价格,与某些中国书画比起来并不高。这几年,西方作品的价格不像以前那么高了。但是,毕竟印象派及毕加索等西方现代艺术具有国际影响力,中国画作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地域局限。我感到,现在关注欧洲绘画的中国藏家也开始增多了。我们要走出去,收藏一些国际市场上比较好的东西。国内艺术品的价值与价格并不匹配。”郭庆祥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艺评人奚耀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相比毕加索在长达92年的生命中丰富的创作,早逝的梵高存世作品少了很多,而其中大部分又已经进入美术馆,散落藏家手中的更为少见。在他看来,这也是《雏菊与罂粟花》拍出如此高价的原因之一。

奚耀艺认为,对于中国收藏家来说,现在是一个收藏西方艺术珍品的好时机,因为经济危机以后,与中国藏家竞争的外国藏家慢慢减少。目前,确实有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具备了购买西方艺术品的实力和眼光。

中国藏家涌现的这一变化之中,也有国际大拍的推动作用。自2013年佳士得在中国内地成立独资公司之后,每年春秋两季拍卖预展,公司都会将在欧美上拍的西方现代艺术画作带到预展现场。“每年春拍、秋拍,我们都会带纽约、伦敦预展的重要拍品和私人洽购拍品带到香港去给亚洲客户看到实物。”佳士得香港副总裁、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总监何杏淇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道。

“因为印象派以及很多重要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市场上流通的作品非常有限,好的作品都已经在各个博物馆,在私人手上的东西有,但已经不多。并且,经过一段那么长的时间,艺术家的地位已经定下来的。” 何杏淇如此解读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广受中国藏家关注的原因。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