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里2号
与喧嚣的商业街区淮海路仅一线之隔,今天上海市南昌路100弄2号——一处典型的两层石库门建筑,这里见证了近一个世纪前新文化运动的风起云涌。
图为渔阳里2号。(图片来自网络) |
“这里依然住着四户普通人家,1920年陈独秀先生将《新青年》杂志编辑部从北方迁来上海,他曾在此居住,也在此办公。”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常务理事汪志星说。
这栋建筑有着斑驳的乌木大门、典雅的红漆窗檐,依稀可见早年的雕梁画栋。据记载,当初这里的门牌号是“环龙路渔阳里2号”,房屋始建于1912年,迄今已有“103岁高龄”。
今天,这一新文化运动的见证地,挂有两块铭牌,一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另一块铭牌上刻着“陈独秀曾在此居住”。
在这处狭小书斋中,陈独秀先后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新青年》在此完成了历史性的转型:从思想文化类的同人刊物转变为中共理论机关刊物。
《劳动界》周刊、《共产党》月刊等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密切关联的刊物也在此问世。陈独秀还在此校对了陈望道翻译并送至上海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并迎来维经斯基、毛泽东等人,在此畅谈时事。
1920年5月,已“安家”上海的《新青年》杂志推出了《劳动节纪念号》。其中李大钊的《“五一”May Day运动史》阐述了五一节的来历和伟大意义,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直陈时弊。
《新青年》所呈现的新气象,被视为五四之后中国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与工人运动密切结合的重要标志。
自上世纪70年代起在此居住的赵先生告诉记者,2014年当地房管所翻修了这栋老建筑的屋顶,预防漏雨,这里的住户守护着《新青年》的地标,大家觉得今后这里会变成一座博物馆或者陈列室。
在上海时期,《新青年》编辑部内部也不可避免走向分裂。经过反复书信沟通,陈独秀与北京同人无法就杂志前途达成共识,胡适等人逐渐退出。
欧阳哲生指出:“刊物同人在面临办刊分歧时,主要采取书信往来交换意见,这是一种比较理性、和缓而稳妥的方式。他们非常重视在五四时期形成的人生经历和交谊,这种情感常常在他们遭受重大变故时表现得尤为突出。”(记者 章利新 张芽芽 许晓青)(参与采写:周文其、熊琳)
Go to Foru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