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联手科技大亨造“纳米飞船”飞向半人马座α星

 
Comment(s)打印 E-mail 新京报 2016-04-14
调整字号大小:

■ 释疑

纳米飞船有何特别之处?

形状小功能强,能进行星际旅行,捕捉星际影像

媒体报道称,霍金提出的“突破摄星”计划,打算通过卫星向太空释放数千个纳米飞船,这种微型飞船的形状如同一只背后有帆的蝴蝶,携带有摄像头、通讯设备等,可加速至光速五分之一,在发射后20年左右到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并将捕捉到的星际影像回传到地球。

这个飞行器的质量是以克计算的。果壳网频道主编虞骏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意味着这个飞行器会做得非常轻非常小,因为越小的东西加速越快。质量为克级,意味着这个集纳了光帆、通讯导航、能源、通讯、拍照的设备可能是一块芯片,全部重量只有几克。虞骏分析,霍金发布这一计划时,可能意味着他已经有了第一代芯片的雏形或者原型。

“可能像是一枚邮票”,《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空间技术专家庞之浩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确实出现了芯片卫星,但是完全处于试验阶段,只在地球轨道试运行,寿命也不长,“有的几个月,有的一两年”。按照霍金的规划,这枚邮票大小的飞船上还要加上自控、通讯、摄影摄像系统,技术难度更高。

纳米飞船能到达半人马座?

技术原理可行,多国进行研究,只有初步进展

公开资料显示,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星系,其中还有一颗和地球有着近似质量的行星,有可能成为人类下一个家园。

如果使用传统的太空飞船技术,需要3万年才能抵达。庞之浩表示,目前人类发射的太空飞行器中,走得最远的是美国的旅行者一号探测器,“走了四十年左右,刚出星际恒星”。

霍金说,这个纳米飞船依靠激光束和光帆推动飞行,因此可以达到光速的五分之一,用20年时间到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庞之浩对此分析,这是一项类似于光子火箭所使用的太阳帆的动力,“这个概念早就提出来了,只是看上去很美”,庞之浩说,通过用光压产生动力从而不断加速,美国、日本都曾有过设计方案,但目前只有初步进展。按照目前使用的化学能、电能等常规技术,要到半人马座阿尔法星需要三万年到四万年的时间。核动力火箭的研制也取得了一定突破,可以把去火星的时间从八九个月缩短到两个月左右。

虞骏说,光帆技术并不新鲜,曾在2010年时研发出应用品,原理就是利用光照射到物品上产生小而微弱的推力,制造出非常大非常轻的光帆,实现加速。再加上高能激光,能让光帆达到非常快的速度,实现星际旅行。

“突破摄星”计划有何难点?

未做前期试验,数据回传未获得突破

“突破摄星”计划一经发布便遭遇热议,有人称之为科幻,有人称之为科学。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超大胆的计划”,庞之浩说,“突破摄星”计划中的驱动技术和达到光速的理念更多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目前来看可行性非常低。特别是霍金此次是以私人公司开展研发,与政府行为相比,在资金、人才、技术上会遭遇很大问题。如果取得技术突破,会给人类生活带来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

庞之浩表示,无论是光火箭,还是邮票大小的飞船,再到地面超大功率激光阵列及其瞄准问题,从来没有人做过前期试验,这些都可能在星际旅行中产生变化,飞行器的寿命也难以保证。

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曹俊介绍说,目前信息传输主要依赖电磁波,即使纳米飞船上能搭载信号发送器,传送信息也是难题。虞骏进一步分析,根据发布会透露的内容,霍金手上很可能已经有了第一代芯片的雏形,但霍金没有提到数据的回传问题。“去年新视野号从冥王星回传地球照片,速度只有1kb每秒,要到今年才能传输完。”虞骏说,即使光帆、芯片都有了雏形,激光也有可能实现,但数据回传技术很难突破。(记者 黄颖 实习生 郭锰)

<  1  2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