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闪亮的文星》读后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16-10-25
调整字号大小:

作者:王思博

这本《闪亮的文星》是著名文化学者杜承南先生于耄耋之年倾情创作的又一力作,前后历时十年之久,可谓“十年磨一剑”。杜老作此书,不仅为搜集名人轶事趣闻与读者诸君分享,更在于为他们的事迹和品格作传,写下一段文化传奇,留下一脉精神芳馨……

写人就是写史,不人云亦云,不捕风捉影,要为后人存信史;写人也是印心,不谬托知己,不强作解人,心心相印才能笔下传神。杜老正是秉承存信史、传精神的原则,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用自己独到的阅历和精辟的见解去诠释历史和人物,才有了这本状人物之态,传人物之神的大气厚重之作。

杜老写此书有得天独厚的因缘,这也是很多写作者所望洋兴叹的:他与书中数位顶尖的学术大师曾有过亲密接触。杜老早年先后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习,后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深造,亲炙冯友兰、季羡林、朱德熙等从民国时代过来的大师,《博学多才真吾师》即是杜老师对季羡林先生的深情追忆。杜老求学清华时,与梁思成父子也有过一段交往。杜老与梁思成之子梁从诫是同届同学,还得到过梁思成先生的关怀和指点,《一身诗意四月天》既是对一代才女林徽因的礼赞和感叹,也寄托了对梁家父子的不尽思念。马寅初先生既是杜老北大求学时的老校长(曾当面聆听马老的亲切教诲),也是杜老毕生服务的重庆大学的元老和先贤,杜老在《乱云飞渡看劲松》一文中写出了马寅初先生追求真理、不畏强权的凛然风骨。杜老数十年孜孜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与研究,创办了全国仅有、影响深远的《文学翻译报》,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为这份学报亲笔题字,杜老将其制作成报牌,悬挂于古色古香的教学楼前,引来众多粉丝的景仰,《风雨同舟旷世情》正是杜老对钱钟书与杨绛两位先生的深切缅怀……

除了亲炙的学人和大师之外,杜老一直关注在重庆大学留下过遗踪的现当代学人。重庆大学早在民国时期就已是中国杰出的国立大学之一,李四光、马寅初、何鲁、冯简、柯召、吴宓、艾芜、吴冠中、潘序伦、丁道衡等大师级学者曾在此执教,奠定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杜老是重庆大学新时期文科创始人,为重庆大学文科的复兴与发展倾注了大半生的心力。他感慨重庆大学创业维难,不应忘记那些筚路蓝缕、胼手胝足创办和发展重庆大学的先贤。为此,他特写《大江南北两吴生》《芳吉知春芝兰香》《命运多舛叹雨僧》《春风化雨育后生》《鲲鹏依然凌云飞》五篇文章,分别讴歌吴芳吉、吴宓、金锡如、吴云鹏等重庆大学的创校先贤、著名教授和优秀领导者。重庆大学成立八十七年来,培育了一大批爱国、敬业、奉献的学子,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闫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一片丹心向阳开》写出了他呕心沥血的创作历程和崇高品德。

杜老一直提倡“诗教”,主张用文学、艺术来感染人、影响人、造就人。环顾当今,经济突飞猛进,物质生活大幅提高,然而在精神领域,却出现了人心浮躁、唯利是图、弄虚作假、低俗成风的不良现象,这一切皆与缺少文学艺术的滋润有关。作为审美的文学艺术,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憩所,杜老有感于此,在《闪亮的文星》中介绍冰心、沈从文、卞之琳、莫言等人的诗、文、小说,让读者领略到文学馥郁芬芳的美感,感悟文学大师不为人知的坎坷人生和不懈追求。杜老也不避讳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如胡适、梁实秋、张爱玲等人,他们的历史功过自有后人盖棺论定,但作为文化、文学的代表人物,应该在中华史册中据有一席之地,读者可从杜老的文章中去思考、去判断这些历史人物的功过与是非、成就与不足。

杜老是从旧时代走过来的老人,经历了新旧时代的更迭,深知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一大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人士。中华民族在近代的积贫积弱、饱经磨难,即是因为在科技事业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杜老特别为著名科学家、航天之父钱学森,首位荣获诺奖的女科学家屠呦呦著文立传,鼓舞爱国之心,让年轻一代知道:一个国家的进步和腾飞,离不开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胆忠心和奉献精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人物已经渐行渐远,但他们的精神永留天地间。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梦”成了全民族的追求和企盼,相信这本《闪亮的文星》对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的鼓与呼,能激发年轻人不断求索的斗志、不懈前行的坚毅,让他们张开中国梦的翅膀,在新时代的天宇中尽情翱翔。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