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委书记“三老三新”话中国老工业基地之蝶变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新闻网 2017-10-13
调整字号大小:

株洲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瞥。[中新网 徐志雄 摄]

“株洲是一座有特色、有底蕴、有灵气的城市,可以概括为‘三老三新’。”10月12日,在“点击中国动力谷——第二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看株洲”活动现场,中共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向到场的记者如是介绍。

毗邻湖南省会长沙的株洲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被誉为“中国轨道交通之都”,创造过新中国工业史上190多个“第一”。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株洲紧抓“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将发展的重心瞄准了一批拥有坚实产业基础、强大创新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优势产业,提出打造“中国动力谷”的发展目标。

“株洲是老祖宗炎帝的福地、老革命根据地、新中国的老工业基地。”毛腾飞说,位于株洲炎陵县的炎帝陵,历代以来都是华夏儿女寻根谒祖的圣地,炎帝陵祭典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根亲文化盛事。

株洲的茶陵县和炎陵县都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孕育地。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当时全县仅78000人的炎陵县,有38000人献出了宝贵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株洲被列为全国“一五”计划八个新建重点工业城市之一,为共和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毛腾飞表示,株洲能从解放初一个仅7000人的小镇,发展为城区拥有12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离不开“一五”“二五”时期国家布局的一批工业项目。

“如果说‘三老’是株洲发展的底蕴和基础,‘三新’则意味着株洲的很多工作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毛腾飞说,自2007年国务院批复株洲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新区以来,该市先后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毛腾飞表示,“两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是株洲发展的理念,新型城镇化是株洲发展的载体,创新是株洲发展的动力。“株洲打造‘中国动力谷’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

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株洲都是以冶炼、化工、建材等重化工业为主要经济支柱。这样的产业体系虽然为国家建设初期提供了稳健保障,但也对环境带来了严峻挑战。随着社会发展和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株洲曾经引以为傲的工业项目不得不面临淘汰。

重化工企业退出后,清水塘新建起保税仓库。[中新网 徐志雄 摄]

“我们是以壮士断腕的意志和决心来治理清水塘。”毛腾飞说,株洲传统工业聚集地清水塘,曾经有270多家企业在此建厂生产,数十年来一直是株洲建设发展的经济后盾。为保护湖南的母亲河湘江,为了株洲以及湘江下游的湘潭、长沙、岳阳甚至长江中下游的环境不受污染,到今年9月底,清水塘仅剩6家企业尚未关停。待这6家关停后,清水塘将从历史舞台退出,株洲在“生态宜居的工业新城”发展目标上,将迈出跨越性的一大步。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株洲先后共关停了500多家污染企业与规模养殖场,在“断”掉这些经济臂膀后,株洲面临着重新布局产业的局势。因株洲在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有着传统优势,在转型中“中国动力谷”应运而生。

所谓“中国动力谷”,就是充分发挥株洲深耕动力产业数十年积累的雄厚资本,运用科技成果,将产业迅速做大做强,形成一个涵盖研发、整机制造与零部件配套产业的完整产业链。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成为核心动力源的“中国动力谷”方案确定后,犹如三驾并驾齐驱、风驰电掣的动力快车,成为株洲迅速发展、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动力源。

毛腾飞表示,“中国动力谷”包含三层含义,“中国”代表国家级水平,“动力”代表产业特色,“谷”代表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毛腾飞说,从株洲被列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新区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十年间,株洲从“中国十大污染城市”转变成了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记者 徐志雄)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