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友义:讲好“一带一路”故事 掌握解说中国的话语权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17-11-26
调整字号大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接受中国网专访。[中国网 高瞻 摄]

中国网11月26日讯(记者 弓迎春 高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在参加“第三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期间强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央文献翻译和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紧迫性与日俱增,如何把解说中国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变得至关重要。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但同时,也受到诸多质疑。一些批评人士认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的是提振中国地缘政治影响力,他们将这一倡议视为一种新形式的中国威胁。面对国际社会的误解,通过有效的翻译和对外传播来消除误读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黄友义指出,当今渴望了解中国的国际社会主体已经从过去少数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变成“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外国普通受众没有接受过中国历史的教育,也没有接受过中国政治话语的教育,所以他们不理解(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黄友义解释道。由于受众对中国了解的局限性,他认为,应当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讲好“一带一路”故事,让中国的对外传播变得“更接国际地气”。“‘一带一路’故事,会作为一条线、一条路,把中国和世界紧密联系起来,”他说。“这需要外宣媒体发挥才能,把整个理念化解成具体生动的故事讲给外国受众。”

对于中央文献的对外翻译,黄友义认为由于文化、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找到准确的对外表述难度极大。他认为,翻译过程中需要“中外结合”。

“翻译一个词,不是简单的查查字典。我们需要了解外国受众的心理,理解中文的原意,再找到合适的词,这个不是中国人自己闷头思考就能解决的问题。译者基本在中国话语体系里成长,在国外留学的几年时间也不足以了解外国人如何看我们的文章和表述,所以外籍专家参与中央文献翻译的环节不能省略。”他说。

黄友义形容对外翻译经常是“一字千金”。他解释道:“中外专家进行讨论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智力和财力,但是我认为这样的投入非常值得。”

“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逐渐推向世界舞台中央,对外翻译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资深翻译家,黄友义对当代青年译者也给出了中肯建议,他强调,青年译者应该为中西文化搭建“有效桥梁”,做到内知国情,外晓世界。翻译工作不会一蹴而就,“从事翻译的时候,因为有时间压力,所以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但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回头再看看当年下的功夫,你会发现都是非常有效果的。”黄友义说。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