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300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高校设站单位占设站单位总数的71%;高校招收博士后人数,占总招收人数的82%;在97位已当选为两院院士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中,59位是高校培养的博士后。这是记者日前在2018中国博士后制度高校校长研讨会上获得的数据。
“高校作为我国博士后制度的主阵地,为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铺就了‘成长路’,为博士后成才打造了‘助推器’,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试验田’。”对于高校的博士后工作,人社部副部长、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主任汤涛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在清华做博士后这段经历对我的学术生涯帮助很大,我由此跳出博士阶段的纯学术研究,又没有教学的压力,可以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科研。”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现身说法。1993年,他从丹麦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回到清华做博士后,如今已成为一名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后制度的实施,为高层次人才搭建了继续深造的阶梯。”
对高校来说,博士后已成为科研实力增长的生力军。根据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2018年3月公布的数据,浙江大学有1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这其中就有我们博士后队伍作出的重要贡献。”浙江大学副校长张宏建深有体会。
“博士后群体确实成了师资队伍的预备队”。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臧勇介绍,从2009年至今,学校共招用教师博士后344人,并从中选留教师241人。
博士后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良性管理,各高校新做法、新思路不断涌现。中国农业大学按照资助渠道和评价标准,把博士后分为国家项目博士后、学校项目博士后、自筹经费博士后和联合培养博士后四类,并进行分类招收、评价、考核和激励。北京理工大学则将重心下移,由各学院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研究类型分类制定个性化政策,以权带责,充分发挥设站学院和合作导师用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2016年起实施的“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不仅受到博士后群体的欢迎,也得到了各高校的大力支持。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后刘永畅是第一届“博新计划”入选者,他坦言自己受益颇多:来自国家的优厚待遇、充足经费和学术交流平台,为他“提供了科研路上的第一桶金和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学校也格外重视,按照特聘副教授岗位兑现工资及各项福利待遇,将国家补贴与学校各项待遇叠加发放,为他们安心科研提供良好环境。
除了国家层面的“博新计划”等,很多高校还设立了本单位的博士后人才发展计划,为博士后的科研之路护航。
创新博士后培养机制,提升博士后培养质量,各高校积极尝试。复旦大学鼓励博士后流动站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探索博士后培养新机制,并积极搭建校内交叉学科博士后工作平台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中南大学通过承担科研项目、联合企业培养、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团队攻坚等方法,全方位培养博士后科技创新能力。
“学校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申请建设中国西部丝绸之路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荣命哲自豪地介绍。将博士后工作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相结合,为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已成高校博士后人才培养新趋势。
在全球竞争加剧的今天,如何提高博士后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是高校重点关注的课题。“2014-2017年,浙江大学共有309人次博士后出国(境)学术交流或科研合作;近两年招收的学科博士后中,海外获博士学位者占比19.3%,比2007年增加了12.6个百分点;2014年至今累计招收134名外籍博士后,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张宏建细数浙江大学博士后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成绩。他同时道出背后的关键因素:围绕一流学科建设重点,依托合作导师国际化,打造一流管理服务,营造多元化的文化氛围。
“创新的人才要靠创新的工作去支撑和推动。”汤涛呼吁各高校努力创新工作,使博士后制度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记者 吴叶柳)
Go to Foru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