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晓辉
谚语和歇后语是民间流传的俏皮话,风趣、幽默、富于哲理和智慧。三国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一千多年,老百姓一代一代地讲述,沉淀下来很多谚语和歇后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语言的表现力,还有助于我们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
“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 是一句流传广泛、使用频率很高的谚语,比喻人多智慧多,遇事多商量,就能找到好办法。据说,这句谚语最初是说“三个凑裨将,顶过诸葛亮”,“裨将”就是副将,三个副将的能力和智慧加在一起,也相当于一个诸葛亮了。后来,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就走了形,成了“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毕竟,老百姓都知道皮匠,而知道裨将的人却不多。
不论是“皮匠”还是“裨将”,说的都是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毛泽东曾经在多个场合引用过这句谚语。
1943年11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讲了这样一段话: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
外文出版社《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是这样翻译的: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keh Liang the master mind." In other words, the masses have great creative power. In fact there are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Chukeh Liangs among the Chinese people; every village, every town has its own. We should go to the masses and learn from them, synthesize their experience into better, articulated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hen do propaganda among the masses, and call upon them to put thes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into practice so as to solve their problems and help them achieve liberation and happiness.
《毛选》的英译本是新中国翻译事业的一个里程碑,集纳了全国的著名翻译家,精雕细琢。译本中对“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句谚语的处理,既明白易懂,又保留了原文的风格和修辞特色,堪称翻译的典范。这句话如果直译成“Three cobblers equal one Chukeh Liang”或者“Three cobblers make one Chukeh Liang”,外国读者肯定不会明白,因为他们不知道诸葛亮是谁,所以很可能误以为诸葛亮是一个更加有名的皮匠。如果借用英语谚语“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意思明白了,但原文色彩尽失。《毛选》的翻译高手们在“皮匠”和“诸葛亮”的后面各加上了一个解释性的成分,“with their wits combined(把智慧合在一起)”和“the master mind(智者)”,将外国读者需要了解的、原文中又省略的信息补齐,意义、形象和文化特色一样不少,还做到了与原文一样押韵(原文“匠”与“亮”押韵,译文“combined”与“mind”押韵),外国读者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句汉语中的谚语。
在北京、上海和杭州等大中城市,经常能看到一款名为“曹操出行”的专车服务。为什么是“曹操出行”而不是“张飞出行”呢?我想,十有八成是因为“说曹操,曹操到”那句谚语的缘故。
“说曹操,曹操到”这句谚语,往往用来形容对方出其不意地出现在说话者面前。民间说法是董卓死后,部下混战,李傕、郭汜争相挟持汉献帝,目的其实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只不过手法拙劣,未能成功而已。汉献帝在流亡过程中与身边大臣商议,招曹操从山东前来护驾;谁知曹操早就准备把汉献帝控制在自己手中,已经率军向洛阳进发。汉献帝等人刚刚说到他,曹操兵马就已到达。这就是“说曹操,曹操到”的来历,与《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中的情节有所不同,因此个人觉得这个说法有点儿牵强。更有可能的是,曹操是个大军事家,行事果断,雷厉风行,用兵出其不意,所以,民间才有“说曹操,曹操到”的谚语。“曹操出行”专车服务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取的就是“说到就到”的意思。
“说曹操,曹操到”,翻译成英语就是“Mention Cao Cao and there he is”。估计外国读者从逻辑上分析也能知道个大概意思,因为英语中有一个现成的谚语: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说起魔鬼,魔鬼就出现了)。不过,这样翻译,即便外国读者猜出了意思,还是会造成误解,他们有可能把Cao Cao与devil(魔鬼)联系起来,认为Cao Cao是一个Chinese devil(中国魔鬼)!英国人还有个常说的口头禅:Talk of the angel and you will hear the fluttering of his wing(说到天使,就听到他翅膀的扇动声)。意思一样,翻译时可以参考,但也不能不假思索,拿起来就用。
与三国故事和人物有关的歇后语也很多,像“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关公喝酒——不怕脸红”、“张飞纫针——大眼瞪小眼”等等。中国读者看了,心领神会,莞尔一笑;外国读者看了,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因为他们不知道,关公是个大红脸,喝不喝酒都一样红;张飞生了一双圆圆的大眼睛,对着小小的针眼儿,相映成趣;而刘备垂手过膝,像长臂猿一样,往地上扔孩子,属于轻拿轻放,根本摔不坏。
谚语是特定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秧苗儿,挪动的时候务必小心。如果不是对谚语的内涵有准确的理解,对两种文字有熟练的驾驭能力,很有可能在翻译中出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甚至“南辕北辙”的结果。背后有故事的成语或谚语,虽然难翻译,毕竟还可以勉为其难,实在不行,就把故事再给外国朋友讲一遍,但那些靠谐音来表达意思的,几乎就是不可译的。
一种语言中的精粹,如果无法翻译转换,就让它们留在自己的语言中,也许更好。
Go to Foru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