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是塑造与扩大学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不幸的是,知识工作者们对国际化的追求往往被异化为在外文期刊发表论文。其原因不外乎如下几点:一是多年来英文论文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评选过程中被额外重视,在评价体系中的分量远高于同水平的中文论文;二是学校为了发展与排名,进一步在教师职称评聘与奖励、人才引进与评选过程中也将外文论文作为考察与筛选标准的重要指标。由此,自上而下定位失当形成了外文论文对绩效评价、奖励和人才评选等诸多现实利益的绑架,并引致学者们对国际化途径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迷茫。为了摆脱实践与追求之间的“漂移”,我们需要认识到,自身的核心追求实际上是知识以及附加在其上的理想与价值。
关注知识的原因:负载于知识之上的人类进步
人类的进步毫无疑问建立在知识创造的巨大价值之上。在古代中国,老子、孔子等思想家对于世界本质进行了思考,相关思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东亚乃至世界的发展。同样在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等哲学家或科学家对于世界本质规律的探索,也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指导。哲学与科学作为认识世界的两大知识体系,其关系密不可分。科学家爱因斯坦阅读哲学著作,并从哲学中汲取思想营养,他确信世界的统一性和逻辑的一致性。哲学家大卫·休谟对因果律的普遍有效性的质疑,影响了爱因斯坦,使他相信相对性原理应该普遍成立,并投入到了相对性原理的研究中。对知识的探索和利用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的好奇心。人类乘坐的高铁、飞机,以及已经露出曙光的无人驾驶交通工具,人类使用的现代化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等,无不反映出知识工作,特别是专业知识对改善生活的极大贡献。
知识:逻辑跨越西东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及其思想继承者亚里士多德是西方较早讨论知识的哲学家。在西方哲学中,研究知识的学问被称为知识论抑或认识论,英文为epistemology,它来自两个希腊词,一个是“episteme”,意为“知识”或者“认识”,另一个是“logos”,意思是“逻辑”、“推理”等。可见知识有两个来源,逻辑与经验。其中,经验是分“东西方”的,但逻辑则是不分“东西方”的。
从经验的角度,知识来源于研究者经验的感知、总结和归纳,研究者的感知、既有经验、价值观、客观性或意义建构,自然会渗透和影响经验知识的产生。所以具体的经验知识也许因理论负载、文化和价值观认同、经验可推广性,难以全球化。而从逻辑的角度,学者可以脱离经验,通过逻辑推理获得真知,这种知识不依赖于具体经验,因此也不局限于具体的情境,更加具备全球化的潜力。
知识:超脱语言载体
就知识的创造而言,并不是研究者在境外就可以产生国际知识,也不是在本土便只能产生本土知识。当然也不是发表在国外就是国际知识,发表在国内就不具备国际知识。没“留过洋”、没写过一篇外文的学者也可以是国际化人才。例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以中文写作,但其作品的逻辑与思想具有穿透力,产生的知识有价值,便可以翻译成国际语言,成为国际知识。
从历史的长尺度看,国际主导语言出现数次变化,以后世界主导语言是哪个?现在仍是未知,或许要看哪个国家以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知识的发展更强大,对世界的价值贡献更大。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中文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场景愈发广泛,也支撑了以上观点。所以,“国际主导语言”并非一成不变,无论是中文、英文还是其他语言,只要有逻辑和价值都可以是国际语言。老子、孔子写的是中文,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写的是希腊文,马克思写的是德文,休谟写的是英文。直观上讲,这些都无法称为国际语言,但从知识的逻辑层面讲,这些又都是国际语言。因此,如果一定要定义国际语言,大概逻辑更具备国际化功能。知识性好、逻辑通顺,不管最初以什么语言为载体的知识都可以经过翻译通向世界,这些知识往往也是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体现。反之,逻辑不通,或不具备价值,用什么语言写,也难以被世界接受。
知识:链接伟大理想和价值
每个伟大的学者都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比如柏拉图将正义与善作为理想国的主题,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社会学家韦伯独创的理想类型,袁隆平“禾下乘凉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的两个理想。这些伟大的学者都有令人激动的理想,不仅激励着自己也激励着他人。
爱因斯坦曾说:“不要争做成功的人,要努力做有价值的人”。在知识的世界里,要探究“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这些“唯”现象的原因,反思各种制度是不是过于注重成功导向的功利化评价,并为学者们提供创造更大价值的制度生态。学者们自己也应该自觉超越符号化的成功,努力追求做有价值、有理想的人。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的潜力从未被开发完”。如果人类太局限于现实世界的目标,就会忽略还有一个理想的世界,可以让自身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即便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实现、去检验理想,但是绝对有机会充分地去想象、去建构理想,坚信伟大的理想终究有人会去践行。信念是知识和思想的基础,坚守理想信念,方能体验“真理的味道特别甜”。
结语
回归于学术研究现状,昨日“唯海外经历”,今日“唯英文论文”,实质上体现的是“唯知识”的匮乏,如果将“唯知识”作为评价学术知识的标准,其余诸多“唯”都将不复存在。目前以英文论文为主流的范式只是历史长河中一个时间很短的阶段,随着国际实力的演变,主流语言也会随之改变。基于逻辑和价值的知识与能力、具有穿透力的思想和理想,才是国际语言,才链接着学者们的伟大理想。
学者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未来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有引领世界的知识、理想和价值,用中国特色理论解释中国现象、用中国现象丰富世界理论,而不应当局限于外文和外文期刊发表,传播西方理论解释中国现象和预测中国未来。理论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中国学者需要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探讨人类共同课题,要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中国发展贡献经验知识和价值,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过去我们已经太过简单化、符号化地分类了国际化与本土化,对知识和知识工作者的评价也过于粗糙。爱因斯坦曾说:“简单不能过于简单”,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需要修正的方向是:从知识、价值性和理想性上去定义和评价,而不只是从其他来源和符号去功利化地评价成功。人生既要有可实现的目标,更要有不可实现的理想。真正伟大的学者都是追求价值和贡献的理想者,他们都不急着“奔跑”,不唯速度,不唯功利,他们相信理想不是自己来实现的,但终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去实现。他们践行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因此可以数十年如一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践行着理想者改变世界的社会科学规律。对于面向未来的、暂时不好评价价值的探索,我们应当给予的,是一颗包容的心。(作者:杜运周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Go to Foru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