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其斌
草长莺飞的季节,旧雨新知,相约户外,携带酒食,欢宴畅饮,实为幸事一桩。崇尚自由、喜欢回归自然的欧美人士对户外野餐picnic更是情有独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潮中,picnic如何迻译进入汉语?其间经历了怎样的音译历程?本文沿着历史的脉络和踪迹,梳理picnic译名的沿革。中国古人席地幕天、把酒临风的传统为picnic进入汉语铺平了道路;中国第一批外交使臣、写出八部述奇的张德彝,以“皮各呢克”揭开了picnic音译的序幕;文人雅士诗词唱和尤其是胡适的“匹克尼克来江边”助推了picnic音译的传播;漫画中的音译词“皮啖泥啖”发挥了针砭时弊的作用;早期英汉双语词典中的译名为今天的通译“野餐”提供了雏形。在这一过程中,音译词忠实地记录了picnic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递嬗和演变。其他几个和饮食有关的名词,如“cheese”、“pizza”、“Coca-Cola”,以及《随园食单》中的“颠不棱”(dumpling),其音译都衍生了不少逸事趣闻和探究考证,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一、中国古代的宴游传统
picnic这一新名词来自英语,但文人雅集、纵情山水、饮酒长啸、悠游林下、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的传统,我国古已有之。
以研究唐宋、明清笔记见长的文化史学者赵珩就持此说。赵珩(2017:92)认为,中国人的picnic可以追溯到燕太子丹在易水河畔为荆轲送别,竹林七贤的登高而啸、戏衣而走,唐代文人的诗酒唱和、灞桥折柳,都有picnic的踪影。
扬之水(2018:18-21)在考证常州武进村前乡南宋墓出土的一件温酒器“带流提桶”时指出,古人郊游踏青,绿茵为席赏花饮酒,温酒之器中往往会有一种水火合为一器的“水火炉”。扬之水的扎实考证为中国古代的䜩游酬唱提供了器物层面的新视角。
沈复所著、成书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同样记载了“对花热饮”、“暖酒烹肴”、“果腹而归”的郊游野宴:
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担者颇不俗,拉与同饮。游人见之,莫不羡为奇想。杯盘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卧,或歌或啸。(沈复,2015:74-75)
从燕太子丹易水边的设宴饯行,到南宋郊游踏青时用“带流提桶”来温酒暖身,再到清嘉庆年间令游人艳羡不已、视为奇想的“越阡度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郊野聚饮的传统一直走到了近代,与西方的“picnic”相遇。
二、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picnic掠影
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中出现“picnic”的音译译名,张德彝算是早的一个。完成了很多西方现代文明词汇第一次汉译的张德彝,光绪三年(1877年)随郭嵩焘出使英国时,在他的航海述奇中将“picnic”记录为“皮各呢克”:
凡下乡而游者,皆富室约男女戚友十余人携带酒食前往。游目骋怀,赏心乐事。如华人之踏青,英名皮各呢克。(张德彝,1986:400)
picnic的音译也出现在鸳鸯蝴蝶派早期代表作家周瘦鹃的笔下。他在1928年6月24日的《上海画报》上以“我们的‘辟克臬’”为题,记载了几个“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的朋友间的雅集:
有风日晴和的日子,约了三五好友,带了酒水饮料,往景物幽倩的郊野或园林中去吃喝,席地幕天,谑浪笑傲,这确是一件极有兴味的事。在英美有一个专门名词,叫做“Picnic”,译音“辟克臬”,在吾国无以名之,只能称为野宴,也就是古诗人携榼听莺那个调调罢了。(周瘦鹃,2015:472)
由此看来,picnic在中国的文化之旅一帆风顺,甚至受到时尚人士的追捧,引发热议。下一步登堂入室、进入文化名人的诗作就不足为奇了。
三、胡适和吴宓笔下的“picnic”
picnic的音译在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胡适的新诗和中国比较文学开山鼻祖吴宓的诗话中也曾现身,甚至引起过争议。
胡适曾作《赠朱经农》一诗(民国五年八月三十一日):
赠朱经农
……
旧事三天说不全,且喜皇帝不姓袁,
更喜你我都少年。“辟克匿克”来江边,
赫贞江水平可怜,树下石上好作筵。(胡适,2014:1009-1010)
“辟克匿克”即英文中的picnic。胡诗发表后,引起了末代皇帝溥仪、文字音韵学家钱玄同、诗人余光中等的关注与追述。
民国十年(1921年),北京电话局为已经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在故宫养心殿安装了一部电话。溥仪兴致盎然,在电话“骚扰”了京剧名角杨小楼、一个叫徐狗子的杂技演员和东兴楼饭庄(冒充他人订餐)后,想听听这位《匹克尼克来江边》的作者用什么腔调说话,为此又专门打通了胡适的电话。(爱新觉罗·溥仪,2013:118)可见胡适的这首新诗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钱玄同给胡适的诗集作序,认为“辟克匿克来江边”填补了汉语词汇的空缺,并无不当:
语言本是人类公有的东西,甲国不备的话,就该用乙国话来补缺:这“携食物出游,即于游处食之的”意义,若是在汉文没有适当的名词,就可直用“辟克匿克”来补他”(钱玄同,1998:44)。
余光中(2002:136)则指出,picnic在汉语中也能找到对应词,“花里行厨”即是:
“辟克匿克”这件事,中文并不是全无说法,例如《桃花扇》就叫它做“花里行厨”,今日“野餐”一词已成定案,回头再读胡适这句诗,竟有打油的味道了。
他们对胡适的“辟克匿克”各自发表看法,支持音译者有之,在文学典籍中寻找对应词者有之,看似相悖,实则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有趣的是,picnic入诗,并不仅见于胡适一处。 吴宓在《空轩诗话》第四十三节摘录了王越的《茵梦湖曲》一诗:
秋光竟与人俱老,太息生涯何草草。
……
林中辟匿(picnic,即野游,坐地而餐)闲修禊,细觅杨梅作玉馐。(吴宓,1979:62)
王越诗中的“修禊”,原为季春时节,官民同乐,水边嬉游,消灾祈福的民俗,后来演变成文人雅集的代名词。王越将西方的“辟匿”(picnic)和中国传统的“修禊”并置,贯穿古今,跨越中外。吴宓点评:“喜其能以新材料入旧格律”。这里的“新材料”,应该也包括诗中提到的picnic之音译“辟匿”。
picnic的音译入诗可以看做是文人雅士追新猎奇的心理所致,作为漫画的题目则除了求新求异外,有时还有讽刺挖苦的意味。
四、漫画家笔下的“皮啖泥啖”
漫画家的笔下,picnic成了“皮啖泥啖”。漫画家叶浅予和蔡若虹都曾以“皮啖泥啖”为题创造过漫画。
1935年,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叶浅予落脚南京,其间:
叶浅予画过一组漫画速写,题名《皮啖泥啖》,是英文Picnic(野餐)的音译;有时候,四个人会租上马车去鸡鸣寺野餐。(张燕君,2011:27)
“皮啖泥啖”还出现在《漫画生活》杂志。创刊于1934年9月的《漫画生活》发表了了大量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讽刺漫画,其中一幅即以“皮啖泥啖”命名:
蔡若虹的《皮啖泥啖》反映了当时灾民的现状,以上下两幅对比的画面揭露了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上幅画大灾之年灾民吃树皮、泥土,男女老少一个个饿得奄奄一息,苦苦挣扎在死亡线上;下幅画“有闲阶级”的肥胖富人在草地上野餐,吃的是各种美味食品和水果,过着悠闲的生活。(吴继金,贾向红,2011:34)
真可谓:皮啖泥啖酒肉臭,大灾之年有饿殍。漫画针砭时弊,音译词“皮啖泥啖”也发挥了作用。
各种音译之外,picnic在词典中的译名则要严肃和规范一些。《字典集成》《求解作文两用英汉模范字典》等近代英汉词典中picnic的译名均为意译,没有采用音译。
第一本由中国人邝其照编纂的英汉辞典《字典集成》中收录了picnic party(1868年第一版214页、1875年第二版235页,第一版作picknick party),中文译名均为“合钱饮食”。(邝其照,2016:77,194)和“野餐”相比,“合钱饮食”略显拖沓,不过也点名了费用分摊的经费问题。
张世鎏(1947:58)的《求解作文两用英汉模范字典》则为picnic给出了“郊叙”、“郊游(会)”、“野宴”、“宴游会”等译名,其中有的已经十分接近我们现在通用的“野餐”这一定名。
五、由picnic到其他饮食类名词的音译
民以食为天。除picnic外,西方饮食类名词由音译进入汉语引发的掌故趣闻、研究考证同样不少。名家笔下cheese的不同音译、词典专家对“皮杂饼”(pizza)的执着坚守、“可口可乐”(Coca-Cola)这一朗朗上口的译法由谁一锤定音、袁枚《随园食单》中“颠不棱”的源考,都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难得的音译研究案例,有必要做为picnic音译探究的延伸,略作陈述。
“cheese”在粤方言的音译“芝士”,目前用得最多。俞平伯、汪曾祺和杨宪益为cheese还提供了其他有趣的译名。
1920年,俞平伯与傅斯年共赴英伦,不到一个月,俞平伯就打道回府。赵毅衡(2007:4)提到这段轶事时写道:傅斯年回忆录说是这位好友“思家心切”,加上气斯面包难于下咽。这里出现了cheese的趣译:气斯。
汪曾祺干脆译成“气死”,并和中国的臭豆腐做了对比:
我在美国吃过最臭的“气死(干酪)”,洋人多闻之掩鼻,对我说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比臭豆腐差远了。(汪曾祺,2016:6)
杨宪益先生在“感语言之洋化”一诗中同样将“芝士”戏作为“气死”。全诗如下:
语效鲜卑竟入迷,世衰何怪变华夷。
卡拉欧咳(karaoke)穷装蒜,品特扎啤(pint draught beer)乱扯皮。
气死(cheese)无非洋豆腐,屁渣(pizza)算个啥东西。
手提BP多潇洒,摆摆一声便打的。”(杨宪益,2007:87-88)
“气死”、“屁渣”虽略显不雅,汪曾祺和杨宪益传统文人身上的的散淡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杨宪益的“屁渣”固为谐谑之作,已故著名词典学家、翻译家陆谷孙教授对自己创制的pizza译名“皮杂饼”则是念兹在兹,“译”往情深。早在2004年,自称语言理想主义者的陆谷孙就感慨道:“只可惜我们这时代理想主义敌不过现实主义,兼之‘约定俗成’已是语言流变中的一条铁则,就像我曾建议将pizza译作音、义、形兼顾的‘皮杂饼’为商界和大众不屑一顾一样,关于Legico的建议也必入盲目聋耳无疑。”(陆谷孙,2004:89)2015年,陆谷孙教授领衔的《中华汉英大词典》出版,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他旧话重提:“记得在编《英汉大词典》时也进行过类似的‘造词’试验,我想把‘pizza’翻译成‘皮杂饼’,读音和字义双双接近,因为上面什么都有,土豆、香肠、芝士……多形象啊,可惜没有人听我的。就算行不通,我还是想去试试。”2016年陆谷孙去世后,他的门生故旧再次回忆起他对“皮杂饼”最终落败的耿耿于怀:“‘皮杂’多好啊,象音,象意,又象形,关键还写实”。(赵翠莲,2017:167)三次咏叹,让人看到了词典人对定名释义的执着,生动诠释了“一名之立,旬月踯躅”的定名过程。斯人已逝,言犹在耳。
Coca-Cola的译名到底由谁首创近年引发不少争议。杨全红(2018)指出,迟至1930年5月,Coca-Cola已有正式中文译名——可口可乐。蒋彝1933年6月才赴英国,该译名的首创者为蒋彝一说有待商榷。杨文认为,可口可乐公司的内部刊物有署名阿乐满(Norwood F. Allman)的文章,言明“我们”最终挑选出“可口可乐”四个字。因此,杨全红认为,或许可以说,可口可乐公司就是“可口可乐”这一译名的真实译者。
饮食类音译名词还有“出口转内销”的“回归”,“颠不棱”即是一例。袁枚在《随园食单·点心单》有“颠不棱(即肉饺也)”一节:
糊面摊开,裹肉为馅蒸之。其讨好处全在做馅得法,不过肉嫩、去筋、作料而已。余到广东,吃官镇台颠不棱,甚佳。中用肉皮煨膏为馅,故觉软美。(袁枚,2016:182)
杨玉君考证了袁枚文中提到的官镇台和颠不棱。官镇台指当时调任广东的总兵官福(镇台是旧时对总兵的敬称)。至于“颠不棱”,则是英国商人在广东口岸通商活动的这些年,吃到了中式的灌汤肉饺,因而类比到家乡的dumpling内馅灌汤做法,便呼之为dumpling,是以汉语的肉饺便得到了一个新而时髦的名字:颠不棱,且这个名称要比肉饺或煮饽饽希奇得多(杨玉君,2008:43-44)。杨文题名“双面饺子”,反映了十八世纪广州出现的中外或南北饮食的交流现象(杨玉君,2008:28)。
从“cheese”到“pizza”,从“可口可乐”到“颠不棱”,每一个音译译名的逸事趣闻和源流考证,都折射出两种文化交流过程中的碰撞与摩擦,接受与融合。其在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随着更多史料的发掘,将引发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结束语:“匹克尼克”、“辟匿”、“辟克匿克”、“皮啖泥啖”、“避克利克”、“辟克臬”这些五花八门的音译译名早已进入了历史的尘埃,然而,透过它们,我们得以停下脚步,走进那段久已尘封的历史。陈寅恪读完沈兼士寄来的论文《“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后,曾经感慨“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陈寅恪,2001:172-173)置之于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大背景下,我们是否也可以说,研究某个译名的递嬗流变同样就是在作一部文化交流史。这篇小文就是朝着这一方向的一次粗浅尝试。
参考文献
[1] 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批校本)[M]. 北京:群众出版社,2013.
[2] 陈寅恪. 陈寅恪集:书信集[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 胡适. 胡适留学日记(四)[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4] 黄春宇. 好词典的第一要素是查得率高[N]. 文汇报,2015-03-27(18).
[5] 邝其照. 字典集成(珍藏本)[M]. 内田庆市,沈国威,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6] 陆谷孙. 余墨集[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 钱玄同. 钱玄同五四时期言论集[M].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8] 任大猛. 85年前,为重阳登高找一个“洋气”的理由[N]. 长沙晚报,2013-10-11(C1).
[9] 沈复,等. 浮生六记:外三种[M].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5.
[10] 汪曾祺,汪朗. 文人与食事:多年父子成兄弟[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
[11] 吴继金,贾向红. 国民党制造的新闻漫画风波[J]. 党史文苑,2011(7):32-36.
[12] 吴宓. 空轩诗话[M]. 台北:鼎文书局,1979.
[13] 杨全红. “可口可乐”译者简考[N]. 中华读书报,2018-03-07(19).
[14] 杨宪益. 银翘集——杨宪益诗集[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15] 杨玉君. 双面饺子——从颠不棱谈起[J]. 中国饮食文化(台湾),2008(1):25-51.
[16] 扬之水. 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17] 余光中. 余光中谈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18] 袁枚. 随园食单[M]. 谢静,插图.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6.
[19] 张德彝. 随使英俄记(刘锡鸿.英轺私记)[M]. 长沙:岳麓书社,1986.
[20] 张世鎏,等. 求解作文两用英汉模范字典[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21] 张燕君. 百岁顽主黄苗子[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22] 赵翠莲.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追忆先师陆谷孙先生[A].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陆谷孙先生纪念文集[C].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164-168.
[23] 赵珩. 彀外谭屑——近五十年闻见摭忆[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24] 赵毅衡. 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记(增编版)[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5] 周瘦鹃. 周瘦鹃文集(珍藏版·下卷)[M]. 范伯群,主编. 上海:文汇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2017.9-)。在《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上海翻译》《东方翻译》四种国内主流翻译类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获深圳市第四届、第五届、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各一次。目前主要从事翻译史研究。
Go to Foru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