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涌院士寄语青年科技工作者:赋能前行,接力建设能源强国勇担当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22-10-27
调整字号大小: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 [邵然 摄]

中国网10月27日讯 (记者 郭晓红 许晓璇)“在科研的道路上,要经历很多波折和艰辛,青年科技工作者一定要迎接挑战、迎难而上,接过建设能源强国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我国著名化学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金涌近日在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时为青年人才提出寄语。寄语饱含院士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对青年人才成长的殷切期望。

金涌院士毕生心血都扑在我国的化工建设中,他也是循环经济领域相关学科发展与实践推动的“先驱者”。耄耋之年的他依旧奋战在化学化工科普教育一线。

“能源与环境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是加油站

今年7月,金涌作为主讲人之一,参加了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能源学会和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共同发起的“能源与环境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培养计划旨在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公益事业发展,助力我国环境与能源行业人才力量发展。

“这个培养计划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加油站’,可以为其提供相互交流、开阔思路的平台。”不过,他强调,科技人才必须要下苦功夫,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从开始工作到退休,我在学校里带学生做科研,一个技术的成功没有十年的磨练(出不来),几代人、几十人共同努力,起早贪黑,才能成就一项像样的技术。”

据悉,本年度人才培养计划将持续至2022年12月,以线上开班的形式进行。课题设置紧跟世界能源与环境发展趋势,涵盖先进储能技术、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绿色矿山、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节能与能效提升技术、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等七大重点、热点领域。目前,首期81位学员已进入2022年度“能源与环境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课程阶段,行业领域内的8位院士及16位特邀专家通过院士公开课、小班课程分享、小组学术讨论会、成果汇报会等多种方式为青年朋友提供高水平学术交流学习平台,为迎接新时期我国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培养国内外领先的能源与环境专业人才队伍,为我国能源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能源转型急需青年人才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金涌表示,发达国家和地区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盟计划用70多年,美国40多年,而我国给自己规定将用最短的30年时间从碳达峰实现碳中和,这对中国是一项巨大挑战。在能源转型的同时,中国还要保持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进步,这就需要大量的能源与环境人才支撑。  

对此,金涌指出要进行能源转型教育,向包括幼儿园、中小学、大学、硕博人才在内的整个教育体系进行能源环境知识普及,培养一批优秀人才;既要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也要提高全民能源转型意识,尤其是地方领导干部对能源转型科学知识的普及。

“能源转型和科技创新都需要科普作为支撑。科普工作做得好,有利于创新发展。”金涌强调。

金涌一直身体力行,传播能源化工知识、传递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曾两度荣获由中国科协授予的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奖。2015年伊始,金涌院士参与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中国万里行巡讲”以及中国工程院主办的“院士科普行”和“青少年走进工程院”等活动,在全国各地进行各类科普讲座三百余场,受益人数超过十万。

要对未来环境与人类文明有信心

虽然环境问题由来已久,但金涌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以及环境治理投入的加大,环境会不断改善,伦敦雾都和北京雾霾的治理以及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都是很好的例证。

金涌指出,中国目前正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并在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核电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还发明了多种储电技术,包括锂电池储电、液流储电、压缩空气储电、重力储电等,可以解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连续的问题,从而实现持续稳定供电。

金涌还提到化石能源从能源变资源的高端化利用。他以石油为例,指出可以将石油制成塑料、橡胶、纤维等材料,而非用作能源进行燃烧,在保护环境的同时,重新规划化石能源的使用方向。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无限的,环境本身是个文明问题,应该对人类的发展有信心。”谈及自己所从事的科普教育,金涌满怀憧憬。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