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历史上真实的玄奘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23-02-28
调整字号大小:

作者:王晓辉

鲁迅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写了一篇杂文,题目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舍身求法的人中,最杰出的代表当属玄奘。玄奘西行取经,行程五万里,历时十七年,穿沙漠,过草原,翻越帕米尔高原,历经千难万险。他带回并翻译的佛教经典,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他游学古印度诸国,让古老的印度文明看见了中华文明灿烂的光芒;他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记录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各国的史地和文化巨著,甚至为今天印度学者拼接构建自己的古代历史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

时间过去了一千三百多年,玄奘的背影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形象。真实的历史逐渐演变成了神话,小说《西游记》成了玄奘西行这段真实历史的面纱。现在,就让我们揭开这层面纱,怀着崇敬之心,回看历史上真实的玄奘。

【配图:彭靖雯】

玄奘的故事还要从公元627年说起。那一年秋天,一场突然降临的霜灾,毁掉了关中平原所有的庄稼。大唐王朝刚刚立国,尚无充足的粮食储备应对饥荒,无奈之下,打开长安城门,任百姓逃难谋生。逃难的队伍中,有一位年轻僧人,他就是玄奘。

玄奘出城,并非逃荒,他的目的地是遥远的印度,佛祖诞生的地方。从走出城门的那一刻开始,这位26岁的僧人将踏上孤独的旅程,开始一场史诗般的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壮举。

玄奘俗姓陈,名祎,河南偃师缑氏镇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祖上世代为官,至其父,为避隋末之乱,辞官回乡,潜心研究古代典籍。玄奘少时,家遭变故,父母相继去世,只能跟随二哥入住东都净土寺,并于大业八年(612年)剃度出家,潜心学习经论。

玄奘天生聪慧,性格沉稳坚毅,儒学根底扎实,又肯于钻研,故佛学造诣日益精进。长大后,他游历各地,遍访高僧大德,当时长安佛教领袖法常、僧辩称其为“释门千里之驹”。然而,玄奘却时常陷入困惑,关于佛的本性,凡人能否成佛,特别是当时佛教的派别各持己见,相争不下,“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于是,玄奘决定西行求法,去天竺探寻佛学的真谛。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约了志同道合的僧人,上书朝廷,请求西行,却未获批准。因为当时唐朝边境未稳,正在准备与突厥开战,所以禁止百姓出境。其他僧人都退却了,只有玄奘,不改初衷。于是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玄奘独自一人,混在逃荒的百姓中间,“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幼年时,母亲做了一个梦,梦见玄奘身着白衣,骑一匹白马,向西而去,母亲问他,儿子你要去哪里?玄奘的回答是去西天求法。也许,这就是天意吧。但现实中的玄奘西行,却一点儿也没有白马王子的潇洒,而是昼伏夜行,十分狼狈,往往是前脚刚刚离开,后脚官府的通缉文书就到了。凉州、瓜州、玉门关是必经的关隘,如果能幸运地闯过去,再往西走,就是西域了。

关于凉州、瓜州和玉门关,今天的我们,只能从唐诗中依稀觅得一些踪迹。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凉州词》王翰

很难想象,玄奘一个僧人是怎样穿过壁垒森严的边塞的。《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夜晚偷偷去烽火台下的水塘中取水,差一点被守军的弓箭射中。亏得守烽火台的校尉王祥是虔诚的佛教徒,玄奘才得以脱身。出关的过程,危机重重,一旦被抓,即是死罪,但奇怪的是玄奘总能化险为夷。靠的是理想信念?肯定没错。靠的是一点运气?也没有错。除此之外,也许还有他精深的佛学造诣和英俊庄严的仪表,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人格魅力,让人见了马上就会产生喜欢、信服、钦佩和敬畏之感,连贼盗见了他都觉得“仪容伟丽,体骨当之”。《西游记》小说的作者也把玄奘描写成一个美男子,搞得很多女妖精都喜欢唐僧。

越过边境之后,玄奘再也不用东躲西藏,因为根本就见不到人影了,他面对的是八百里沙海——莫贺延碛。《三藏法师传》记载了玄奘走进莫贺延碛时的心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是时顾影唯一,但念观音菩萨及《般若心经》。” 茫茫大漠,曾吞噬过无数行人的生命,玄奘一人一马,一边辨认前人留下的痕迹,一边缓慢前行。行走了一百多里后,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玄奘迷路了。大漠之中,一旦迷路,就只能在里面打转转,走出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慌忙之间,盛水的皮囊又掉在了地上,洒得一滴不剩。《三藏法师传》记录了当时的景象:“四顾茫然,人鸟俱绝。夜则妖魑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玄奘说的“妖魑举火”,肯定不是妖怪点灯,很可能是沙漠里闪烁的磷火,也可能是他陷入昏迷之前出现的幻觉。连续五天四夜滴水未进,玄奘倒在沙漠中,生命似乎走到了尽头。到了第五天夜里,一阵凉风,将玄奘强大的生命力唤醒,那匹又瘦又老的枣红马也站了起来,引着他找到了一处长满青草的池塘。靠着青草和池水,玄奘才得以保全性命。他在草池边休息了一天,第二天盛水取草出发,“更经两日,方出流沙到伊吾矣。此等危难百千,不能备序。”

唐代初期的丝绸之路上,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国家,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玄奘共经过了110个国家。一路上,既有信奉佛教的国王热切挽留和慷慨帮助,也有土匪强盗劫掠杀戮,更有高山大河的拦阻和严寒酷暑带来的极限挑战。凭借着对佛法的坚定信念和超乎常人的意志品质,玄奘向死而生,终于在四年后,也就是631年的秋天,抵达他心中的圣地那烂陀。

那烂陀位于印度北部的比哈尔邦,相传释迦牟尼佛和弟子舍利弗,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舍利子,都曾在那烂陀的芒果园说法。玄奘到达时,佛教在印度已经衰落,但在那烂陀依旧是光芒万丈。玄奘拜高僧戒贤法师为师,系统学习《瑜伽师地论》《俱舍论》《摄正法论》《教实论》等佛学经典,同时精研梵文。后又游学各地,在多次辩经中折服当地高僧,成为享誉印度的一代宗师。

然而,玄奘的心还在大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玄奘踏上了回国的旅程,又一次渡过印度河,又一次翻过帕米尔高原,同样艰辛的历程,又重走了一遍。在渡过印度河时发生了一次意外。《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一行到达了今巴基斯坦北部的呾叉尸罗国,“停七日,又西北行三日至信度大河,河广五六里,经、像及同侣人并坐船而进,法师乘象涉渡。时遣一人在船看守经及印度诸异花种,将至中流,忽然风波乱起,摇动船舫,数将覆没,守经者惶惧堕水,众人共救得出,遂失五十夹经本及花果种等,自余仅得保全。” 翻船落水,丢失经卷,这个情节与《西游记》中唐僧经历的第八十一难几乎一模一样。很明显,《西游记》的作者借鉴了《三藏法师传》的记载。

玄奘万里归来,除了经书,还携带了印度奇花异草的种子,这应该是他多年在印度各地收集来的,可惜未能带回。不过,这也说明他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翻过大雪山,经新疆南路的疏勒、于阗、楼兰等地,回到长安。十七年时间,五万里行程,犍陀罗和那烂陀寺院的重要佛经,几乎都被玄奘抄录带回,共计657部。

经过十七年的学习游历,玄奘不仅成为精通佛学的高僧,其政治智慧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也远在常人之上。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真正的事业才刚刚开始。要想在大唐翻译佛经弘扬佛教,必须得到皇帝的支持。在还没有进入大唐国境的时候,玄奘就上书唐太宗,首先承认自己当年“冒越宪章,私往天竺”的错误,同时,将取经的圆满结果归功于皇帝,称“虽风俗千别,艰危万重,而凭恃天威,所至无鲠,仍蒙厚礼”。

回到长安后,玄奘一面翻译佛经,一面按照唐太宗的指示,撰写《大唐西域记》,记录西行求法的所见所闻,于回国第二年(646年)成书,献给太宗。玄奘这么做,并不是为了个人前途拍皇帝的马屁,而是为了弘扬佛法取得皇帝和朝廷上下的支持。

唐太宗和唐高宗均对玄奘礼敬有加,设立译经院,由玄奘主持,翻译佛经,还修建了大慈恩寺和专门存放佛经的大雁塔。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大雁塔依然屹立在古城西安的市中心,默默地讲述着玄奘的故事。

今天,更多的人是通过《西游记》知道玄奘的故事,真实的历史与虚构的神话重叠在一起,已经模糊了他的形象。然而,当我们翻开《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时候,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那个时代的大门,玄奘仿佛又从历史中向我们走来。在我心中,玄奘是少年早慧、佛前念经的小和尚;是目光坚毅、凝望西天的年轻僧人;是横绝沙漠、翻越雪山的行者;是雄辩滔滔、誉满天竺的高僧;是苦心孤诣、笔耕不辍的翻译家;是背着竹筐、端着簸箕与工匠们一起修建大雁塔的实干家……

用一句话来概括,玄奘就是佛。

由于玄奘的崇高声誉和影响力,本来属于一个群体的名词如“唐僧”“三藏法师”“唐三藏”却成了玄奘的专属称呼。在英语里,大写的Tang Monk也只有玄奘当得起。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