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关于糖尿病,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24-09-14
调整字号大小:

糖尿病,这个看似遥远却又离我们很近的疾病,正在悄悄地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了解一下糖尿病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们来谈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出现了糖尿病的症状,比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并且在任何时间测量静脉血浆葡萄糖含量超过 200mg/dl(相当于 11.1mmol/L),或者空腹时静脉血浆葡萄糖超过 140mg/dl(即 7.8mmol/L),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了。要是对检查结果有疑问,还可以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成年人需要口服 75g 葡萄糖,儿童则是每千克体重 1.75g,但总用量不超过 75g。如果在 OGTT 后的 2 小时内,血糖含量超过 200mg/dl(即 11.1mmol/L),也能确诊为糖尿病。要是血糖含量在 140mg/dl(即 7.8mmol/L)至 200mg/dl(即 11.1mmol/L)之间,那就是糖耐量减退了,这时候也得注意管理血糖,防止进一步发展。

接下来,我们说说血糖监测的事儿。血糖监测可是很重要的,它能帮助我们了解血糖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的时间段有很多,比如空腹血糖,就是隔夜禁食 8 - 12 小时之后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不过要注意,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可不算哦。还有餐前血糖,能帮助我们观察疗效,指导用药。餐后血糖是进餐后 2 小时的血糖值,这个有利于检出高血糖。睡前血糖则反映了胰岛 β 细胞对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对指导夜间或注射胰岛素剂量很有帮助,可以避免夜间发生低血糖。另外,糖化血红蛋白也不能忽视,它能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反映过去 2 - 3 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

血糖监测的频率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定。如果情况稳定,每周测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 2 小时血糖,每两周至三周再测全天的七个关键节点,也就是三餐前、三餐后 2 小时和睡前。要是血糖不稳定或者刚开始服药,那就得每天测 4 次或更多次血糖了。

再说一说测量血糖的方法,这可关系到血糖测量的准确性。要定期对血糖仪进行校准,如果血糖监测结果和临床症状或糖化血红蛋白值差别很大,最好去医院抽静脉血测定血糖。测量血糖时,要用 75% 的酒精消毒皮肤,待干后再采血。采血的时候,选择无名指指腹两侧最好,而且要温柔适量。还要注意控制好血糖仪开机和采血的时间,等血糖仪出现滴血标记后再把血滴在试纸条上。

糖尿病的临床症状有很多。典型症状就是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少。因为高血糖会导致体液渗透压增高,所以会觉得口渴,喝很多水。血糖高了,超过肾脏重吸收能力,尿量就会增多。体内能量利用障碍,就会老是觉得饿,吃得多,但体重却会下降。

除了这些典型症状,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症状,比如疲乏无力,因为糖代谢有障碍,能量供应不足。视力也可能会模糊,这是高血糖导致眼内液渗透压改变引起的。伤口愈合会变得缓慢,因为血糖高会影响细胞功能。皮肤还会瘙痒,因为高血糖会导致皮肤干燥和真菌感染的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也容易感染频发,因为免疫系统功能可能受损。

要是出现了并发症,那就会有更多相关症状了。比如神经病变,可能会手脚麻木、疼痛,还可能会腹泻、便秘。视网膜病变可能会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肾病变可能会让尿中泡沫增多,肾功能减退。心血管病变可能会有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周围血管病变可能会导致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控制非常重要。要控制总量,根据体重、活动量、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制定合适的每日总能量摄入量。还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健康脂肪和复杂碳水化合物,以及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要减少低糖摄入,少吃单糖和简单糖,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食物,避免血糖快速上升。

具体来说,碳水化合物要选择全谷物、高纤维食物,像糙米、全麦面包、燕麦等,限制白面包、白米、甜点和含糖饮料等高 GI 食物的摄入。蛋白质要选择瘦肉、鱼类、豆类和低脂乳制品等高质量蛋白质,控制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量。脂肪要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少吃黄油、奶酪、油炸食品和加工食品,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摄入,比如橄榄油、坚果和鱼类中的脂肪。每天至少要摄入 20 - 35 克膳食纤维,可以通过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等食物来获取。还要保持饮食规律,尽量每天在相同的时间进食,可以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帮助维持血糖稳定。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避免含糖饮料和高热量饮料。减少食盐摄入,避免过多的加工食品和高盐食品。最好限制或避免饮酒,如果要喝,也要控制在适量范围内。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个体化的,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预期寿命、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总的来说,就是要保持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控制标准并维持稳定,避免血糖、血压过度波动和体重反弹。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体能状况,提高生活质量。还要预防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比如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征、乳酸性酸中毒。要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出现,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把危害降到最低。在治疗过程中,要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避免严重低血糖。

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很多。饮食治疗是基础,要合理控制饮食。运动治疗也很重要,适当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血糖监测要定期进行,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健康教育也不能少,患者要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我们来聊聊糖尿病的预防。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还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糖尿病的早期迹象。对于高危人群,要更加注意血糖的变化。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压力和焦虑,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希望大家通过了解这些知识,能更加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自己的血糖变化。让我们共同努力,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保持健康的生活。(中国外文局服务中心医务室 许莺)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