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晓辉
杜甫是大唐献给世界的礼物。有了杜甫,唐诗在李白的飘逸之上多了一份凝重,在王维的恬淡之上多了一份沉郁,在白居易的现实之上多了一份痛彻心腑的社会关切,至于其他中晚唐的诗人,无论多么才华横溢,就格局境界来说均不能望其项背。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并不仅仅因为他的诗写得好,更重要的是他用诗篇将情感、艺术与理想融为一炉,并笃实践履,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儒者的崇高人格。
杜甫半生颠沛流离,却始终怀抱着“修齐治平”的理想;他只有一支笔,却把家国天下看作自己的责任;他晚年穷得连为之折腰的五斗米都没有,却念念不忘黎民百姓的疾苦。杜甫给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在这些诗歌中,我们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怨天尤人和自暴自弃,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困苦,他依旧深爱着国家、百姓、亲人、朋友,依旧热情地吟咏身边美好亲切的事物:
回首周南客,驱驰魏阙心。
——《晴二首》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春宿左省》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北征》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月夜》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天末怀李白》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至》
古今圣贤,往往在年少时就给自己树立了不凡的精神标杆。这一点,从杜甫青年时期的一首五言古诗《望岳》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配图:彭靖雯】
这首《望岳》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几乎所有的杜诗选本都将其列为第一首。杜甫在这首诗中,着力在一个“望”字,全诗四联,写出了四个层次的“望”。“齐鲁青未了”,是远望山色;“阴阳割昏晓”,是近望山势;“决眦入归鸟”,是细看山景;“一览众山小”,则是极望天下。层次分明,境界高远,如果没有超拔的眼力和胸襟,是无论如何都写不出这样的句子来的。而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刚刚二十四岁。
杜甫的诗如精金美玉,不翻译出来给世界人民看看,实在是太可惜了。可是,要翻译诗歌,就必须跨越不同文化背景、审美取向、语言体系、表达习惯的障碍,谈何容易!
我在这里抄录两位翻译家的译文,与读者朋友们一起欣赏、学习。首先来看看孙大雨先生的译文:
How is the magnificent Mount Dai?
A boundless mass of green peaks and cliffs
Towering over the states Qi and Lu.
Nature doth summon here Wondrous Beauty;
Thus Light and Shade could divide and part.
The cumulus doth broaden one's breast;
'T would split one's eyelids to watch homing birds.
Some day I must climb up to the top,
To look down viewing all the peaks small.
孙大雨先生早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专攻英国文学。1930年回国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孙大雨先生既是翻译家,还是一位诗人,早在清华读书时,就已崭露头角,成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与林徽因、卞之琳、沈从文等齐名。这样一位诗人翻译家的手笔必然不同凡响。
杜甫的原诗是五言古诗,孙大雨先生的译文也采用了八句四个音步(meter)的形式(其中第二句较长,折成两行),这样读起来与原文的效果十分接近。孙大雨先生在翻译过程中没有追求押韵,而是从内容上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与原文的契合,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如果将孙大雨先生的译文再倒译回汉语,结果与原文基本是一致的。
“岱宗夫如何?”这种以设问句起笔的方式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很常见,如杜甫的七言诗《蜀相》的第一句就是“丞相祠堂何处寻”。杜诗起得很平易,孙大雨先生翻译得也很平易,How is the magnificent Mount Dai? 关键是第二句“齐鲁青未了”,既写泰山之高,又写其绵延之广,郁郁葱葱贯穿齐鲁大地,孙大雨先生译为A boundless mass of green peaks and cliffs towering over the states Qi and Lu。用boundless mass of green来表达“青未了”非常恰当,只不过后面又加上了peaks and cliffs towering over the states Qi and Lu,显得过于“实”了。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同的语言和语法以及表达习惯之间的鸿沟还是很难弥合的,在中国读者看来是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青未了”,在外国读者眼里很可能成了残缺不全的表达。“造化”一词在诗中既可以指大自然,也可以指自然界的创造者,以Nature翻译最为贴切。“造化钟神秀”,大自然将天下的神奇秀美都汇聚于泰山,孙大雨先生用了一个古雅的译法,Nature doth summon here Wondrous Beauty,译得丝丝入扣,毫厘不爽。doth是古英语的第三人称单数,放在动词原型的前面,相当于现代英语动词后面加s,doth summon就是summons。“阴阳割昏晓”,这里的“阴阳”并非中国古代哲学意义上的阴和阳,而是泰山的北面和南面,在同一时刻仿佛被分割成了黄昏和清晨,所以孙大雨先生用了Light and Shade来翻译“阴阳”,意思是光影的明暗就这样被高大的泰山切分,形成了晨昏的视觉效果。
杜甫不仅是观察事物的高手,还能用生动的语言让读者身临其境。“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此时的杜甫已经身在半山腰了,层层叠叠的云涛奔涌而至,直扑诗人的胸怀;为了看清楚归巢的飞鸟,诗人瞪大眼睛,恨不得把眼角都睁裂了。孙大雨先生的译文:The cumulus doth broaden one's breast; 'T would split one's eyelids to watch homing birds. cumulus是一个气象学词汇,专指积云;doth broaden one's breast,诗人登高望远,顿觉心胸开阔,已经分不清这云是从山中涌起还是从心中涌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译为Some day I must climb up to the top, to look down viewing all the peaks small. 最后一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原文与译文均用平实的语言,却展露出雄迈超拔的胸襟与气度。
孙大雨先生出生在中国社会激烈变革的时代,受过中国传统的旧式教育,又有入读清华学校和赴美留学的经历,学问功底是非常扎实的,加之他本身又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所以他的译本对于我们学习欣赏诗歌翻译的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孙大雨先生翻译的唐诗,契合了杜甫笃实沉稳锤炼凝重的风格,传递了原诗的气氛,让英语读者感受到诗人温暖坚强的内心世界。值得注意的是,孙大雨先生的译文没有刻意追求押韵,也许是担心“以声害意”,否则,以他的中英文造诣和诗人对音韵特有的敏感,做到合辙押韵应该不是太难的事。
英国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Arthur Waley在翻译中国古诗词时也就押韵与否的问题说过这样的观点:
I have not used rhyme, because what is really, in the long run, of most interest to American readers is what the poems say; and if one uses rhyme, it is impossible not to sacrifice sense to sound.(我没有用韵,因为说到底,美国读者真正感兴趣的还是诗的内容;如果采用押韵的方式来翻译,很可能会照顾了音韵却牺牲了文意。)
翻译诗歌,如果既能传情达意,又能合乎韵律,当然是最理想的效果。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就是采用押韵方式译诗的代表人物。许渊冲先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读于西南联大外语系,后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莎士比亚与德莱顿的研究,1948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许渊冲先生从事文学翻译80余年,提出了韵体译诗的理论和方法——译诗三美论(音美、形美、意美)。
许渊冲先生的《望岳》译文:
O peak of peaks, how high it stands!
One boundless green o'erspreads two States.
A marvel done by Nature's hands,
O'er light and shade it dominates.
Clouds rise therefrom and lave my breast;
My eyes are strained to see birds fleet.
Try to ascend the mountain's crest:
It dwarfs all peaks under our feet.
首先从音韵的角度看,许先生将这首诗译成了两个诗节,韵律都是abab,前四句的尾韵是stands/states/hands/dominates,后四句的尾韵是breast/fleet/crest/feet,这是英语传统诗歌中非常典型的押韵方式。
既然要押韵,那么在文字内容上就必须做出一定的让步或调整。许先生将杜甫的问句“岱宗夫如何?”翻译成感叹句“O peak of peaks, how high it stands!”(啊,你这山峰中的山峰,高高地耸立!),原意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感慨的程度要比杜甫的原文强烈得多。我个人觉得用这句英文来翻译李白的《蜀道难》第一句“噫吁嚱,危乎高哉!”倒是非常贴切。peak of peaks意思是山峰中的山峰,即五岳之首泰山,这种译法非常高明,也是英语中常用的文学表达,如Book of Books(《圣经》)。第二句“齐鲁青未了”译为One boundless green o'erspreads two States,省略了“齐”和“鲁”两个地名,更显得简洁明快,对于英语读者来说,Qi和Lu可有可无。“造化钟神秀”,许先生没有字对字地翻译,而是换了个说法,翻译成A marvel done by Nature's hands(大自然的神奇杰作),与原文妙合。“荡胸生层云”译为Clouds rise therefrom and lave my breast,云涛涌起,激荡着诗人的胸怀。最后一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翻译成Try to ascend the mountain's crest: It dwarfs all peaks under our feet。dwarf的英文释义是to make something seem small or unimportant compared with something else,如His figure is dwarfed by the huge red McDonald's sign(他的个子被巨大的红色麦当劳招牌衬得格外矮小)。许渊冲先生用It dwarfs all peaks under our feet来翻译“一览众山小”,更加突出了“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气势。
孙大雨和许渊冲两位先生虽然在翻译理念和方法上有很大差异,但各辟蹊径,都走出了一条独特且成功的道路,让英语世界的读者能够一睹中华文化的风采。
翻译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翻译诗歌更是艰苦卓绝。翻译家无论怎么努力追赶,李白杜甫总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想与他们并肩而行步调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翻译家吴经熊先生在翻译杜甫的诗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This poem is, in its original language, so beautiful and full of enchanting music that I cannot help wishing that I had the pen of Shakespeare to do it full justice in English. As it is, a great part of its fragrance has evaporat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我真希望自己能有莎士比亚的如椽大笔,能将这首充满美感和乐感的诗篇完美地译成英文。遗憾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大部分的韵味已经消失殆尽了。)
Go to Forum >>0 Comment(s)